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表示,我国钢铁业已实实在在进入“寒冬时节”:需求规模萎缩,全行业亏损。不过,“互联网+”正在成为钢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新驱动力。
相关数据显示,在长达1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国内钢铁业不仅疲态毕露,而且经历着“特殊困难时期”。国内钢铁需求规模在长期持续增长后出现萎缩,今年前8个月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2%。目前钢价已跌入谷底,国内钢材综合价格同比已下降三成左右。钢铁全行业陷入亏损,今年前8个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亏损180亿元,而上年同期还盈利146亿元。
钢铁业陷入困境的最直接原因是产能过剩,同时国内钢厂效率不高也是一大原因。相关专家认为,产能过剩的表观原因是重复投资的无序竞争,是产能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的长期累积。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钢铁流通领域环节过多的混乱局面造成了对真实需求的错误放大,这直接导致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过低和错配。
徐乐江说,在全球钢铁史上,一些历史上的钢铁强国都曾经历过目前中国钢铁业正在经历的深度调整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有了“互联网+”这个新的技术背景,这将深刻影响我国钢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国内钢铁业拥抱互联网的历史已不短。作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宝钢早在15年前就建立了钢铁电商平台。但宝钢人士坦言,以前的电商平台只是“+互联网”,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反应”,而不是“互联网+”式的“化学反应”。
专家分析认为,钢铁业走上“互联网+”的转型之路,应该是“一体两翼”:一翼是制造创新,建立“互联网+协同制造”的产业新生态,大力发展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实行柔性制造,提高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建设网络化制造平台。另一翼则是服务创新,建立数据化的服务模型。
个性化的钢铁产品定制,将逐渐改变目前我国钢铁业同质化的产业结构。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方园认为,目前钢铁业酝酿着“材料革命”,新材料、新规格、新工艺的研制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同质化产业结构走到尽头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应“互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新动态。
此外,钢铁“互联网+”时代将直接导致钢铁商服务模式的创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类与钢铁有关的电商平台已超过200家,虽然都还处于“烧钱”阶段,尚看不出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但竞争已十分激烈。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钢银、找钢网等已初步建立闭环系统;一是以钢铁企业为主导,如欧冶云商目标是形成一个面向钢铁业的第三方公共开放平台,不仅交易的产品开放,而且股权结构也全面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