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连续4年下跌,但是像今年下跌这么剧烈还是前所未有的。”10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这样说。
数据显示,截至10月份第三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过去年全年。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说一直在强调化解产能、控制产量,但很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产量效果不太明显。”
钢铁企业减产力度不够
10月28日,中钢协召开信息发布会。数据显示,国内钢企亏损加剧。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而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
在中钢协看来,钢企亏损的主因在于供需失衡。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出口钢材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尽管企业已经在减产并加速“走出去”,但朱继民称,与需求下降幅度相比,减产力度仍然不够。
迟京东表示,目前许多钢企虽然大幅亏损,但很少愿意主动退出市场,目前控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产量压不下去,企业之间仍然会相互压价,恶性竞争,这对整个行业来说不利。当前的局面更需要钢企间形成合力。”
中钢协称,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钢铁企业不能再寄希望于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来解决目前的行业困难。朱继民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已表明,解决产能过剩这一难题必须依靠市场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当前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要形成“压产能”的共识,出台重大措施来切切实实地消减产能。
前9月钢铁贸易摩擦剧增
除控产量外,国内钢企正在加快“走出去”。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32.1%。中建材大宗网分析师张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钢价下跌,加上人民币汇率因素,都利于钢材出口。”
对于高速增长的出口,朱继民说:“保持这样的出口量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在贸易摩擦方面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21起贸易救济调查。而今年前9个月,海外向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29起。
“出口价格低的根源还是在于国内钢铁供大于求,钢企间以低价恶性竞争。这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另外,我国钢铁出口的档次不够高也是价格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否倾销也不能仅根据价格来判断。”迟京东告诉记者。
控产量和走出去都面临一定阻力。在上周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上,“谋转型”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认为,我国钢铁业的根本出路就是持续创新发展,包括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绿色化和智能化将是转型的主线。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认为,互联网正在为中国钢铁业的转型提供机遇和途径。借助互联网,可以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研发效率,还能减少重复投资、打破市场封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