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9%。一向被视为大宗商品市场“风向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5天连跌也似乎在验证经合组织的判断。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仅增长0.3%,表明欧洲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加之13日晚法国巴黎遭遇的恐怖袭击更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在如此诸多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国际市场交投清淡,调整态势明显。不过,向好因素也正在不断累积,希望就在前方。
首先,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G20领导人峰会有望取得积极成果。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将商讨如何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包容和稳健的增长。尤其在此次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之后,G20对于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有更加清晰的判断,不仅将对恐怖主义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还将共同致力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其次,在全球市场方面,底部正在形成。13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报收560点,较8月份高点跌去近50%。这其中固然有全球需求下降的因素,但美元升值预期也抑制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不过,一旦美联储的加息靴子落地,已经提前消化预期的全球市场将有可能迎来一波反弹。当然,必要的风险仍需防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醒,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转变包括美联储即将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和长达10余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结束,如果不能顺利过渡,全球增长将面临“脱轨”。
最后,中国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还是自身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上周,MSCI全球基准指数首次纳入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院通过了与中澳自贸协定相关的议案;新西兰正式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支持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一连串的事件表明,中国融入世界的速度在加快,也将为全球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道是,“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即便在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也不要丧失信心,毕竟总有希望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