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2月1日发布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1月钢铁PMI指数延续上个月的回升势头,较上月回升6.1个百分点至46.7%,为近9个月以来的最高。但实际上,钢铁业PMI指数已连续21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显示钢铁行业景气度依然处在长期低迷局面。
从分项指数看,1月钢铁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7.1个百分点,达到45.6%,为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但已连续17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此前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粗钢8.04亿吨,同比下降2.3%,这是自1981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高级研究员邱跃成指出,因为2015年钢铁企业出现史无前例的大幅亏损,多数企业依然处于亏损局面,且资金紧张将限制钢厂开工率的上升,后期粗钢产量难以明显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重点钢企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达50.5%,而上一年为盈利225.89亿元。
邱跃成认为,短期内钢市资源供给方面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资源供给偏紧将会延续,预计1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将会较上月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中钢协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上旬国内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56.81万吨,旬环比增加5.26万吨,增长3.47%。
钢铁PMI分项指数还显示,1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9.9%,较上个月上升9.0个百分点,该指数两连升并达到2014年7月份以来的新高。但是,钢铁业新订单指数已连续19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表明在国内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固定资产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市场终端需求仍显不足,不论是房地产建设还是工业制造业,都难以释放强劲的采购需求。
分项指数中,1月份钢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下降至34.4%,较去年12月份下跌5.1个百分点,创下2013年8月份以来的新低。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库存消化加快,钢厂“去库存化”效果明显,而国内钢铁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将对钢价提供利好支撑。中钢协数据显示,1月上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1236.14万吨,创下2014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15年1月上旬末下降9.36%。
邱跃成表示,当前国内钢市供需格局已经开始显露积极变化,特别是当前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供给侧改革推进带来钢铁去产能的加速有利于提升市场预期,钢材市场回暖的积极因素在增多。不过,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依然沉重,特别是与钢铁需求相关的终端产业均没有好转迹象,需求低迷将会制约钢价的上涨空间。
资料显示,去年底至今,钢铁业的“供给侧改革”在不断升温。1月20日的国务院专题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谈到化解过剩产能,应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1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研究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并出台了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并强调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邱跃成表示,目前国内经济虽然面临较大压力,终端需求依然低迷,但是积极信号给予了市场一定信心,特别是供给侧改革若能真正实施,将对钢铁市场形成真正的利好。
据悉,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中钢协日前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脱困、调整、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攻坚之战,目前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