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非常重视钨行业管控,从开采、选冶、加工到出口等各个环节,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管理。虽然国家限额限产,但效果不佳。15年钨精矿开采配额为9.1万吨,但全国钨精矿实际产量近12万吨,超采比例超过30%。由于超采现象存在,中国原钨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但局面逐步好转。2014年过剩为1.47万吨,2015年1.30万吨,同比下降11%。2015年国内钨精矿年均价格7.35万元/吨,同比下跌30%。89%的钨矿山企业亏损。
根据美国地质局统计,我国金属钨储量19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57%;中国金属钨产量为7.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1%。根据国土部统计,钨储量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两省,占全国59.2%。钨矿控制权集中度较高,五矿集团控制的钨储量约占全国30%。
由于伴生矿的超采以及废钨回收不计入总量控制计划,近几年中国钨超采现象严重。上游供给端,政府有望严控钨伴生矿供给,废钨回收有望纳入总量控制计划,从而使得整个上游的钨供给端得到有效改善。下游应用端,随着国内高端装备行业发展,国内硬质合金占比有望逐步提升,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是未来硬质合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2015年国内钨金属消费量为4.15万吨,同比增长3.23%。从近10年来看,国内钨需求量一直处于上升势头。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钨产业格局逐步往中高端进发,竞争力逐步变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硬质合金作为钨资源的最大应用领域,2014年中国产量2.49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0%,但总产值只有世界的20%。
2016年3月钨企联合减产1万吨,占2015年总产量的8%。江西钨业、洛阳钼业等企业纷纷建立商业收储基金自救。2016年4月,国家拟以7.3万元/吨收储1万吨钨精矿,占2015年总产量的8%。未来,《稀有金属管理条例》有望出台,行业管理上升至国务院层面,且政策具有法律效力。一系列的措施及政策预期将有助于钨价上涨,改善供需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