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跌破6.8关口,创六年来新低。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持续,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人民币在年内的贬值利空基本上已出尽,不过,在2017年之前还将再度贬值5%至7.3。他还表示,不应一味将人民币贬值当做利空看待。
“双十一”当日,所有人都在忙着“剁手”的同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价格均出现大幅波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的6.7885跌去230个基点,收于6.8115,跌破6.8大关并创出74个月以来新低。离岸人民币开盘后更是一度触及6.85并再刷新低,但随后午盘出现反弹走升。
显然,人民币走上了一条更具弹性、更加市场化的道路,这在8·11汇改后表现得尤其明显。人民币跌破6.8关口后,是否会继续破7成为当前市场上最关注的热点。
对此,李慧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人民币会在2017年底之前维持5%的贬值,到7.3左右。人民币到底是升还是贬,取决于背后的经济情况以及最直观的货币政策,也包括大家对于货币配置的需求。之所以认为人民币会继续承压,其一是因为相对于已经复苏的美国经济来讲,中国经济还是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二是美元经历了走强——走弱——走强的动荡期,如果要保持一篮子汇率稳定的话,人民币需要重新对美元进行定价,即表现为人民币贬值;三是因为全球资金有着再配置的需求,再加上临近年底和年初,投资者都会有一些财务安排,因此资金流出压力会转化为美元资产的压力,这就使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走弱。”
对于2016年最后两个月人民币价格的波动趋势,李慧勇认为贬值空间不大。按照目前节奏来看,人民币在年内的贬值利空基本上已出尽,如果再贬值将会有较大汇兑损失。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一旦进入2017年,贬值压力将会随着年初的5万美元换汇额度小高潮来临而再度增大。
“其实,人民币贬值未必是坏事。”李慧勇称,“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历史都不难发现,资产价格包括股市、楼市在内和汇率的波动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更多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价格是平衡市场供求最有效的工具,此前更多的是通过利率来平衡,现在经过8·11汇改之后,汇率也充当了这样一个工具,使得货币政策空间加大,经济弹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来讲是件好事。更客观地说,如果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经济能够更早实现正常化,这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不能一味将人民币贬值当做利空来看待,要正确对待人民币承压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