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1月PMI指数以及进出口数据来看,今年经济开局呈良好态势,为全年经济平稳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转变,今年经济运行或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货币政策方面可望保持稳健中性,财政政策则将更加积极助力稳增长。
经济或维持平稳态势
“近期中国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2016年四季度GDP增长率为6.8%,近11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上涨,PMI指数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开始在去杠杆、防风险和稳增长中实现平衡。
而对于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上较高水平,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经济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控资产泡沫”等因素说明目前我国经济没有大幅下滑风险。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今年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分歧较大,有看法认为随着地产、汽车行业景气回落,二三季度经济运行将遭遇压力。不过,二三季度经济虽可能二次探底,幅度却不会深。
农银国际分析师姚少华认为,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前景仍面临挑战,但在供给侧改革逐见成效的背景下,经济将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基建投资维持强劲增速、工业部门适度改善以及消费增速保持平稳将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从内需方面看,姚少华表示,制造业及基建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在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措施的情况下,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料小幅放缓。受惠于居民稳定的收入及就业增长,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总体而言,李超认为,今年宏观经济的风险点主要在房地产产业链,但在需求侧托底及消费对经济贡献上升的对冲下,没有失速风险,GDP增速很难出现大幅下行;全年经济增速保6.5%问题不大,预计GDP全年增速可能会在6.6%。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就今年的政策要点来看,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在稳增长可把握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国企改革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两大侧重点。近年来稳增长的代价是货币与投资的畸形增长,名义GDP与国债收益率的鸿沟即是货币超发的重要体现。M2持续高增长的代价之一就是全社会杠杆率的快速增长,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李迅雷认为,今年货币政策趋稳健加中性,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增速高低影响企业盈利进而影响市场,经济减速背景下只有结构性机会。“十三五”路径规划带来发展新机遇,新型消费、信息经济、智能制造成为三条产业主线。
李超表示,今年工业领域继续去产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控泡沫仍为主旋律,在预算内财政政策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准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拉动基建投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春节前夕,央行在推出临时流动性便利的同时,将MLF利率调高10个基点。这表明央行意在寻求流动性平稳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在通胀抬升和去杠杆的背景下,未来一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或继续呈现稳健中性、边际收紧的主题。
南京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从近期央行操作来看,防风险是第一要务,市场资金面大概率处于“松+紧”的循环转换中。今年需实时关注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并据此及时调整操作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