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17年二季度例会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将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此前,全球多地央行纷纷表示加入货币政策紧缩行列,令市场一度猜测国内货币政策会否有所转向。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虽然货币政策未必会很快回到放松状态,但进一步收紧的概率已经不大,甚至未来在经济和通胀重新回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适度的放松。
特别是从目前市场的资金面情况来看,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概率也并不大。 事实上,6月末央行操作和市场利率就已释放出了资金面趋缓的信号。6月通常是一年中资金最紧张、最贵的时期。6月28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布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6月28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针对这一反常现象,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这一情况无需过度解读,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并不意味着流动性收紧,只是在特殊时点的习惯操作,近期资金面仍将保持稳定。
同时,截至7月4日,央行已连续八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对于不展开公开市场操作的原因,央行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显示出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数据显示,7月4日,Shibor利率全线下跌,隔日Shibor下降3.03基点至2.6897%,1个月Shibor报4.3987,下降2.65基点,3个月Shibor报4.4606,下降2.51基点,其余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此前,央行曾为补充跨季流动性而在6月初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因此,7月将面临资金集中到期。公开数据显示,7月共有9175亿元资金到期,其中逆回购有5600亿元,MLF有3575亿元,约七成资金量将在上半月到期。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7月或下半年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还将延续这一趋势,央行将密切关注市场的资金面情况,实行“不松不紧”的货币政策取向,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央行将会在公开市场安抚市场,释放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