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有几天,市场资金面是有些压力,但基本上是上午资金刚一紧下午就好转了。感觉货币政策的操作及时,与市场的沟通有效。”河北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负责人说。
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率、防控风险的新任务,对今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新要求。同样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去年强调“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同的是,今年强调的是“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从“合理充裕”到“基本稳定”,今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松不紧的态势显而易见。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重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控风险创造中性适度的流动性环境。在坚守稳健的同时,注重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强化了与市场的沟通,加强了对预期的引导。”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指出。
“稳健中性”体现在哪里?一个是量,一个是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执行,体现出“量要适度、价要合理”的基本原则。
在“量”的方面,面对节前、季末等容易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关口,央行都进行了有力度的净投放,并及时甚至是提前向市场释放信号。
春节前如此。1月20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
年中更是如此。早在5月底,央行向市场喊话,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6月上旬、中旬央行通过MLF和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高频次、大力度投放了流动性。
市场体会到了央行的坚定决心,不再恐慌。然而,当央行认定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后,在6月底、7月初持续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市场也由此体会到了央行“不紧不松”的良苦用心,对未来资金面有可能会保持相对紧平衡形成了预期。再加上今年开始宏观审慎(MPA)考核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金融机构纷纷调整经营模式,一度急剧膨胀的同业业务等逐渐收缩,资金空转情况有所减缓。
“稳健的决心是坚定的,操作是灵活的,流动性是适度的。”温彬分析,央行一旦发现市场有担忧情绪、资金面出现紧张,会及时应对;但流动性一旦基本稳定,央行就会坚决停止操作,为金融体系内部的降杠杆和房地产调控创造必要的流动性环境。因为流动性一旦过于充裕,资金很容易进入房地产领域或者在金融领域空转套利。
在“价”的方面,今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利率总体呈现小幅上行态势。
“资金太贵的话,实体经济受不了;太便宜的话,投机炒作容易盛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最终会体现在一个合理的资金价格水平上。”曾刚说,今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企稳向好态势,美国加息步伐加快,金融体系内部降低杠杆率的任务艰巨,客观上需要也可以承受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小幅上行。
今年春节前后,央行顺势而为,小幅上调了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和MLF的操作利率。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从年初(1月3日)的2.2090%上升到年中(6月30日)的2.6180%。
然而,在6月中旬美联储年内二度加息时,央行没有再次上调货币政策操作利率,市场利率也总体保持了平稳。
“目前中美之间的无风险利差(十年期国债利差)已经拉开了足够差距,足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金。为防止利率过快升高影响实体经济融资,保持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是合适的。”温彬说。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5月份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5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5月份全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9.6%,增速比上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M2增速回落,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今后可能成为新常态。
展望下半年,国内外的环境要求货币政策坚守稳健中性。至于操作的力度和节奏,曾刚认为,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根据中国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金融体系降低杠杆率的进展情况,以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变化情况,随时预调微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