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淘汰钢铁产业落后产能工作顺利推进,钢价暴涨、国企民企去产能政策存差异、下岗职工安置难等质疑声层出不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对此表示,钢价并非暴涨,而是回归正常状态。去产能政策对国企和民企并无区别,因为国企基数较大且早期非规范民企较多导致大家出现误解。虽然目前钢价呈上涨趋势,但迟京东对钢材产业未来的效益表示担忧,并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角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钢价并非暴涨 未来还会有阶段性结构矛盾
今年前8月,钢铁行业去产能已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9月28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8月底,中央企业已退出钢铁产能1614万吨,退出煤炭产能5510万吨。今年以来,我国钢材行业去产能工作成效可谓立竿见影。不过,在行业超标完成任务的同时,钢材价格屡屡上涨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我认为钢价现在只是恢复到相对比较正规的状态。”迟京东说。
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钢材的综合价格指数在118点左右,而1994年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大概在100点,同年,进口铁矿到岸价格20美元,而现在涨到了75美元。在成本翻了几倍,价格指数却只上涨约18%的情况下,迟京东表示,钢材暴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用钢铁价格减铁矿价格煤炭价格,得到毛利后,还要除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销费用、折旧费和税费等。”这样算来,每吨钢的利润在两三百左右。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6%,而钢铁行业最好水平只有3.6%。迟京东提到,目前钢材市场的效益表现出来挺阳光灿烂,但是这么多年企业把这个裤腰带勒得多紧谁也不知道。
对于钢铁行业未来的效益,迟京东表示担忧。他认为,虽然总量矛盾这几年有所缓解,但阶段性结构矛盾将来肯定还会出现。他对此提出了供给侧方面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应对阶段性矛盾出现。第二,要着重去解决结构性矛盾,解决结构性矛盾实际上就是钢铁产业如何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推进来补钢铁产业短板,包括可持续运行,环保要求是否达标,工艺结构的调整,环保技术应用等。第三,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驱动钢铁产业发展上要花很大力气。
“钢铁大国,是要既大又强,目前还是有差距的。”
环保限产只是暂时影响 正面作用较大
此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出台,使大众的目光聚焦在采暖季实施钢铁产能限产50%对市场的影响上。
对于要求九个城市限产,迟京东表示,国家要求是有差别化的,不是去搞“一刀切”。他坦言,目前为止环保对钢材市场还是正面影响多。
“比如一些正规企业生产能够饱满,市场价格保持比较高的水平。现在很多企业多环保意识不强,现在通过整顿能提高意识,会带来很积极的作用。当然这对一些地区个别企业确实在生产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长期的问题,经过一定的时间整治、完善,这个问题将来会逐渐缓解。”
去产能政策无差别 国企安置下岗职工较难
虽然钢材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进展顺利,但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一些问题。其中,人员安置问题备受关注。迟京东表示,国企和民企对下岗职工的补贴没有区别,都是按照不同地区,生活标准,职工安置的标准来确定。此外,地方政府也会出一些再就业配套支持政策。
不过他坦言,安置下岗职工最大的困难还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职工一旦下岗,对企业的索求就要比民营企业职工高得多。他也提到,目前通过国有企业剥离辅助分离的办法,很多离开的职工其实也没有完全离开企业。“济钢,唐钢,武钢等企业在安排职工下岗再就业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职工分流政策上少则十来项,多则将近二十来项供员工选择。”
国企和民企之间令人担忧的差异,不止体现在对下岗员工的安置上。此前,有声音认为,国企和民企去产能的政策存在差别。对此,迟京东解释,虽然国企总体装备水平比民企的要高一些,但民营企业搞得好,就不会被强制退出。
“实际上,目前生产不符合要求的既有国企也有民企。大家觉得会存在差别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民营企业占中国钢铁产能大头,第二,在过去很多民营企业里有大量的非规范民营企业。”
另外,人们常提到的“僵尸企业”也不一定专指国企。迟京东表示,在去产能任务中,不含清除地条钢的数量,企业大概一百四五十家企业,有一半多整体退出,在这一半多里有少部分是国有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有些新建项目停止,只是单个企业属于“僵尸”了,从集团上来看并不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