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山西省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曾经“一煤独大”的山西省,今年前10个月煤炭产业投资下降6.2%,非煤产业投资增长6.1%;煤炭、钢铁、火电三大主要去产能行业投资下降49.6%,非去产能行业投资增长23.2%。
这一投资结构的分化,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两年多来,我国把“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五大重点任务,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对江苏省的验收抽查显示,江苏全省已完成2017年634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214万吨;已完成2017年18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累计压减煤炭产能836万吨,提前3年完成煤炭去产能总目标。
辽宁省也提前完成了“十三五”钢铁去产能602万吨任务,列入国家取缔清单的66户“地条钢”企业全部验收合格,累计退出煤矿228处;化解煤炭产能2375万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优化存量配置,也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最近几年来,各地更加重视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广东省与阿里巴巴集团近日达成合作,阿里云将在广东设立研发中心,未来将招募1000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工程师,推动前沿技术与地方产业融合。
湖北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障碍。目前,湖北已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家,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安徽省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实现了较快增长,平均每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总数超过5.5万户,产业结构也得到明显优化。
海南省与中国工程院决定在八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联合建立战略咨询研究机构、在琼建设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机构、支持先行区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福建省今年前10个月的新产业新业态增势良好,全省平板电脑同比增长141.3%,太阳能电池同比增长41.8%,集成电路同比增长39.7%。
新动能的打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新动力,也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更多支撑。例如,今年前10个月,山西省城镇新增就业45.7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1.67%,同比增加7.26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3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4.03%,同比增加5.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4%,控制在4.2%目标以内。
青海省通过全方位政策保障、全方位载体支撑、全方位定制服务、全方位对接平台,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藏区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由2013年的85.6%提高到现在的89.2%,增长3.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