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1.8%,回落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3.4%,回升0.3个百分点。从CPI重回“1时代”以及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加快等国内外因素看,是否支持国内继续降准?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
《证券日报》记者:从4月份CPI、PPI等基本面的数据以及外围加息走势等因素看,您认为我国是否还会降准?
明明:从4月份通胀数据看,低于预期的通胀水平为央行降准提供了一些空间。4月份CPI增速低于预期,仅有1.8%,主要原因还是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的食品项目持续维持较低水平,虽然原油价格上行推动了交通燃料价格增速的上行,但总体通胀还是较弱。后续猪肉价格回暖还存在不确定性,通胀水平也不会出现大幅抬升。
在这样的内部环境下,央行通过降准来营造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内需和降低企业成本的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通胀高企的压力暂时无需考虑,存在一定的降准空间。从外部环境看,美国通胀快速上行会加快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国内也面临跟随加息的压力,一般来说央行如果跟随加息都会同时开展数量工具的对冲,不排除会继续采取“加息+降准”的方式。
《证券日报》记者:如果继续降准,你认为降准空间有多大?
明明:就降准的空间而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一步以及银行回表的进程中,降准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改革和扩内需等要求降准来营造较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4月份降准的具体操作是置换MLF存量,如果对标MLF的存量和流动性缺口数据来估算降准次数,还存在2次到3次的降准空间,重点关注的时间点为流动性缺口维持同一中枢水平5个月以上和政策利率加息前后,若频率较高幅度可能在50BP左右,若频率较低可能会再现100BP的降准。
《证券日报》记者:降准对资本市场、楼市等有何影响?
明明:我认为降准利好资本市场,对楼市的影响较为有限。目前降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和配合利率市场化,在整体流动性偏松的环境下完成利率市场化并疏通表外资产回归表内的渠道,而不是货币政策转向和放水漫灌。所以当前的降准不会导致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对楼市而言,房地产限购并未放开,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降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