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咸宁建市20周年。20年众志成城,20年砥砺奋进。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建市20周年”专栏,全方位报道香城泉都改革开放和建市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鼓舞和激励300万咸宁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从雄厚的基础和实力而言,它是“瘦死的骆驼”;从环保压力和自身效益而言,它在“夹缝中求生存”;从“两头在外”到“中国钒业中心”发展历程和模式而言,它又堪称一朵工业奇葩。
日前,记者走进崇阳,一探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崇阳高新钒业的成长历程。
绿色钒产业,那些成长的“钒”恼
随着湖北成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的氮化钒生产线正式投产,崇阳已拥有13条氮化钒生产线,产能过万吨,成全国最大生产基地。
崇阳钒业四十年,起起落落“过山车”。
钒是一种重要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有“钢铁味精”之称。
崇阳县内既不产钒也不用钒,是典型的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产业。
从谈钒色变到以钒为荣,从粗糙生产到高新发展,从污染企业到绿色高新产业,崇阳钒产业历经阵痛和蜕变,有成长的代价,成长的“钒”恼。
稍有年岁的人都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崇阳钒厂可是叮当响的企业,也是县里税收的重要支柱。但钒的提炼工艺原始,技术粗糙,特别是污染严重,最后走向死胡同。
钒被称为“钢铁味精”,工业不能没有钒,行情好时,每吨高达30万元以上。
钒,真是个好东西! 但也有“钒”恼。
崇阳人好不容易依托资源技术打下江山,却成了污染企业,国内工业市场又要钒,怎么办?
巨大的环境压力,倒逼出“断腕”毅力。
崇阳人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中作了不二抉择。
首先是关:关闭一切厂家,炸掉设备池子,崇阳人忍痛割舍;其次是开,原来的技术人力大批西征,却也将这一产业扛了下来。
但这也不是个办法。环保是全国的问题,全球的难题,总不能到月亮上、火星上去搞吧?
关键所在,还是生产的方式,提炼的技术!
绿色和高新,崇阳人的非“钒”创举
崇阳现有17家钒业企业,去年县内9家规模钒业企业缴纳税收4747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16713万元的28.4%,创历史纪录。
“两头在外”,不仅让崇阳钒业有了生存空间,而且为其壮大赢得了时间。
从偏钒酸铵提纯精钒到片钒、50钒铁、80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高纯钒、钒电池电解液等高新产品一应俱全,成为国内最齐备的深加工基地,形成全产业链。
目前,氮化钒为主要产品,13条生产线年产能过万吨,还有钒铁、高纯钒等。
绿色是活路,创新是出路。
钒产品主要应用于“三大”市场:传统钢铁行业、新兴的电池行业和待开发的火电行业。三箭齐发,形成产能,既是活路,也是出路。
崇阳县建立了钒业院士专家工作站,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并积极研发利用石煤生产钒催化剂,寻找钒产业进军火力发电领域的突破口。
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
崇阳人更意识到,唯有抱团发展才能占领市场。对内,成立了钒业协会,订立行规行约,规范行为;对外,形成规模,打造品牌,参与竞争。
扬“钒”启航,未来可期
两头在外,贡献巨大。
崇阳人举起“绿色、高新”这两面旗帜,推出“崇阳钒业2025”的发展规划,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充分发挥提钒技术优势,扩大钒矿资源拥有量,加快钒电池的研发步伐,继续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全力进军钒产品深加工领域。
崇阳钒产业目前纳入了国家十二五钒业发展规划、全省钒钛千亿项目产业工程和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钒产业已基本完成转型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配套工程。该县在石煤提钒和钒深加工领域已取得数十项专利,在立窑工艺、旋窑、钙化焙烧、免焙烧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前沿地位,在偏钒酸铵提纯精钒生产中采用环保、节能、安全的全套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精干的钒业专业队伍,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使该县每年购进销出的钒产品达2万吨以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钒产品交易集散地。国内知名的钒业、化工网站都有大量崇阳钒业信息,崇阳钒价已成为国内钒价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风风雨雨四十载,劈波斩浪再扬“钒”。
县钒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汪光敏介绍,目前全县共有钒业从业人员1.5万人、业主1000多人,年产值30亿元。到2025年,将力争达到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