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极具发展潜力的硬质合金刀具大市场,而诸多跨国硬质合金刀具集团也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地都把扩大在中国的硬质合金刀具销售作为首当其冲,各企业的亚太总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等纷纷落户中国,从而以中国为中心辐射亚洲,更加直接便捷地服务于客户,更好地满足亚太地区客户的特殊需求。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市场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销售份额在其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硬质合金刀具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战略规划,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凸显出几个致命的问题,如果重视不够、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前进。
现阶段,硬质合金刀具在发达国家已占硬质合金刀具类型的主导地位,比重高达70%。而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却正以每年1%~2%的速度缩减,所占比例目前已降至30%以下。
同时,硬质合金切削硬质合金刀具在我国也已经成为加工企业所需的主力硬质合金刀具,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重工业领域,但我国硬质合金刀具企业却盲目地、大量地生产高速钢刀以及一些低档标准硬质合金刀具,完全没有考虑到市场饱和度和企业所需,最终把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中高端硬质合金刀具市场“拱手相让”给国外企业。
有资料显示,我国硬质合金刀具目前的年销售额大约为145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刀具所占的比重不足25%,但国内制造业所需的硬质合金刀具已经占据硬质合金刀具的50%以上,这种盲目生产已经严重满足不了国内制造业对硬质合金刀具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中高端市场的真空状态,最终被国外企业所占据。
2007年,我国生产的1.65万吨硬质合金中,有4500吨用于切削硬质合金刀具生产上,数量上和日本相当。但制成硬质合金刀具后的价值仅8亿美元,远不及日本的25亿美元,这充分说明国内硬质合金高效硬质合金刀具的整体生产水平与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国内企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造业的需求就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解决。
主要外商在中国中高端硬质合金刀具市场上的销售年增长率达30%,已超过国产硬质合金刀具的年均增长水平。
在结束的广州站、上海站和北京站夏令营活动中,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8所院校的近120名师生参观了现代机械加工车间和重点高校实验室,并认真聆听黄衣工程师们对切削硬质合金刀具技术应用的专题讲座,仔细观摩现代铣削艺术零件加工现场演示,亲身参与典型硬质合金刀具的组装与拆卸比赛,近距离、全方位感受领先的机械加工技术。
硬质合金刀具是呆板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用具,又称切削用具。广义的切削用具既包罗硬质合金刀具,还包罗磨具。绝大多数的硬质合金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呆板制造中利用的硬质合金刀具根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质料,以是"硬质合金刀具"一词一样平常就明白为金属切削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木料用的硬质合金刀具则称为木工硬质合金刀具。
硬质合金刀具的生长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职位地方。中国早在公元前28~前20世纪,就已出现黄铜锥和紫铜的锥、钻、刀等铜质硬质合金刀具。战国后期(公元前三世纪),由于掌握了渗碳技能,制成了铜质硬质合金刀具。当时的钻头和锯,与当代的扁钻和锯已有些相似之处。
然而,硬质合金刀具的快速生长是在18世纪后期,陪伴蒸汽机等呆板的生长而来的。1783年,法国的勒内首先制出铣刀。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制出丝锥和板牙。有关麻花钻的发明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1822年,但直到1864年才作为商品生产。
当时的硬质合金刀具是用团体高碳用具钢制造的,许用的切削速度约为5米/分。1868年,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用具钢。1898年,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在接纳合金用具钢时,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提升到约8米/分,接纳高速钢时,又提升两倍以上,到接纳硬质合金时,又比用高速钢提升两倍以上,切削加工出的工件外貌质量和尺寸精度也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