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寻找中国经济失去动能的证据,大家不免会认为,乏善可陈的经济成长以及第一季度疲弱的大宗商品进口就很说明问题。
海关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仅原油进口量取得明显增长,铜进口好坏不一,而铁矿石和煤炭进口更是出现下滑。
然而魔鬼一如既往地藏在细节当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乍一看似乎一蹶不振,但实际情况或许并非那么脆弱不堪。
3月铁矿石较2月增长4%,达到8,642万吨,如果将巴西溃坝事故和西澳飓风灾害考虑进去,这样的成绩看上去也并不很差。
但是整个第一季,铁矿石进口量为2.608亿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5%。更糟糕的是,巴西矿场关闭和西澳州出口天数减少的真正影响,可能只会在4月的进口数据中才能感受到。
到目前为止,巴西淡水河谷似乎能够通过消耗库存铁矿石,以大致相同的速度继续出口,但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仍是个问题。
热带气旋维罗妮卡(Veronica)在3月底袭击了西澳州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区,这意味着损失掉的船货只会在4月甚至或5月才能出口。
3月煤炭进口看起来也比较强劲,较2月的1,760万吨大增33.1%至2,350万吨。
不过就像铁矿石那样,煤炭第一季数据亦疲弱,进口较上年同期减少1.8%至7,463万吨。但铁矿石和煤炭数据的背后有一些特殊因素。
意料之外的抑制因素
就铁矿石来说,很可能是中国钢厂和贸易商实际能拿到的数量,少于他们想要的,从第一季期间铁矿石现货价大涨现象可以看出来。
根据报价机构阿格斯(Argus)的数据,含铁62%的铁矿石自去年底以来价格跳涨了32%,截止4月12日报每吨96.15美元,为近五年来最高。
价格走势表明,中国第一季铁矿石进口减少主要是供给匮乏,而非需求疲弱。
对煤炭来说,问题不是供给,更多是缘于中国遏制需求,据信中国海关当局企图遏制进口煤炭增长,以便国内煤炭价格维持在够高水位,确保矿商仍能盈利。
对煤炭进口的人为设限已经导致最近几个月煤炭进口量剧烈波动,比如,12月进口疲软,1月进口强劲,然后又是2月疲软和3月强劲。
由于煤炭进口看起来并非由市场基本面驱动,因此在反映中国经济状况方面很难赋予其太多意义。
中国的铜矿石和铜精矿进口增长强劲,但未锻造铜进口出现下滑。
传统来看,市场更看重未锻造铜进口数据。因此第一季未锻造铜进口较2018年同期下滑4.3%至118万吨的数据,并不能让观察人士对于中国庞大制造业的状况抱有信心。
不过,铜矿石和铜精矿进口跳增20%,达到559万吨,也的确意味着中国的整体铜进口增长,只是采购形式变为需要在国内进行选矿而已。
原油的进口毫无疑问非常强劲,第一季度增加8.2%至1.2117亿吨,相当于约983万桶/日。
这比去年同期增加约74.0万桶/日,中国也因此成为原油需求增长的主要中心。
但有一些地方仍然值得警惕,首先增加的进口有多少流向了战略或商业石油储备,特别是去年底和今年初油价仍处于相对低档,可能鼓励炼油厂囤积库存。
其次是额外增加的原油进口一部分作为油品又转为出口,海关数据显示第一季油品出口约为146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9.0万桶/日。
但就算把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原油进口仍是反映中国商品需求是否具备韧性的最佳指标,尽管称之为强劲还是有些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