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创新,全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车型投放速度,进一步激活市场;技术大跨步,针对安全、续驶里程、充电效率等用户痛点,打造最符合需求的产品,产品性能质量再上台阶;配套环境更完善,充电桩不断建成、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蓬勃发展。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65.2%。从市场增速、产业链成熟度、投资热度等指标衡量,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上市仅40天,就收到超过2000张订单。5月11日,纯电动SUV上汽名爵EZS在北京向首批1000名用户交车,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规模的集中交付。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吉利纯电动轿车几何A,预售20天国内订单就突破9300辆,其中绝大多数是私人用户。4月27日,广汽新能源首款纯电动平台轿车Aion S上市,当天更是手握3万台实付订单。
一次交付1000辆车,上市当日就已拿到上万张订单,电动汽车的火爆可见一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65.2%。
“政策+市场”双驱动,电动车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6%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8.4万辆,同比增长50.8%。”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双积分”(平均燃油消耗量、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苗圩说,截至2018年底,94家境内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24家进口整车企业共完成了积分交易107笔,交易金额7亿余元。在“双积分”管理办法的推动下,全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车型投放速度,提高产品性能质量,进一步激活了市场。
“2015年,中国电动车市场渗透率(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首次突破1%,2018年已超过4%,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达到6%。”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发展迅猛、超出预期”,是我国电动车市场的显著特征之一。此外,电动车增长开始从政策的单轮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比如,2017年前,北、上、广、深等政策推动型市场,占据了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的70%,201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0%以下。
“在Aion S的订单中,来自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远超预期。”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说,过去,电动汽车的主力市场是北京等限牌、限行一线城市,但市场调查发现,由于安装充电桩方便,使用成本又远比燃油车低,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开始对电动汽车产生浓厚兴趣。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举例说,刚刚上市的几何A,综合工况百公里耗电为13.5度,按北京市居民用电价格,1公里只要7分钱。而根据大数据测算,北京平均通勤距离为26.4公里,驾驶几何A每天通勤费用不到2元。另一项针对北京地区使用电动汽车成本的统计分析显示,同款汽车的电动版和汽油版相比,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约为燃油汽车油费的1/5。
技术水平上台阶,八成纯电动车续驶里程超300公里
“截至2018年底,我国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瓦时/千克,成本控制在1元/瓦时以下,提前达到2020年目标。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2.2倍,成本下降了75%。”苗圩介绍,此外,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整车电控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续驶里程高于300公里的比例,已经达到81%,系统能量密度140瓦时/千克以上的产品已成为主流,行业领先企业如吉利、比亚迪、广汽新能源、长安等部分产品NECD工况续驶里程超过了500公里。
“4年前,吉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当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后,在那些纯电动车与燃油车享有同样路权和准购权的城市,如何打开纯电动私家车市场?”安聪慧告诉记者,吉利的答案是,针对安全、续驶里程、充电效率、成本等私家车用户痛点,打造最符合需求的产品。
为此,吉利已经在新能源研发及产业布局上投入超过300亿元,拥有了300多项技术专利。比如,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吉利采用液冷温控系统,可以实现最高55℃、最低零下30℃的安全保障。又如,鉴于风阻系数每降低0.01,将增加约10公里的续航里程,吉利设计了隐形门把手等七大模块,使几何A的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37,超越特斯拉Model S成为同级车全球第一。
国内其他骨干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大研发力度,产品性能质量再上新台阶。比亚迪率先实现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大规模量产,百公里电耗降低了约3%;广汽新能源率先量产了纯电专属模块化平台首款产品Aion S;上汽凭借智能热泵空调系统、实现全制动能量回收的智能电控制动系统,让荣威Marvel X以52.5千瓦时的装电量,实现了其他品牌75千瓦时装电量才能实现的续航里程。
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2万亿元,2025年迎来高速成长期
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配套环境的日益完善。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近30万个,私人桩46万个,充电设施总量达到了76万个。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苗圩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还有效带动了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加速转型,跨国企业纷纷加大投入,2020年前后,将国产上市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国内外研究显示,2025年电池系统的价格将会达到100美元/千瓦时左右,而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将提高燃油车的成本,纯电动汽车性价比会实现大的突破,迎来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乐观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伴随着电动汽车性价比超过燃油车,太阳能和风能等发电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驱动电动汽车发展,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