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世纪以来,中国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海绵钛年产量从本世纪初的2,3千吨跃升至7万余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钛白粉年产量从世纪初的30万吨发展到接近300万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5%。随着下游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中国对钛原料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目前,中国每年消耗的钛原料占到全球总需求的45%以上,加上之前提到的海绵钛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钛白粉产量占全球的45%,可以说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钛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钛市场的好坏,中国钛产业发展的进度,都将对全球钛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外部影响以短期为主 内部发展才是长期因素
有些人认为,去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中国市场减速。但笔者以为,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影响被一些人高估。中国钛材、钛白粉对美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6%,依赖度不高。在2018年,两国间紧张的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影响对美出口,反而促使美国客户加大对中国钛白粉的采购量,导致2018年全年对美出口量较往年增加1倍多。从长期发展来看,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钛白粉市场的发展更加有利。中国正在兴建氯化法钛白粉装置。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硫酸法钛白粉,进口的主要是氯化法钛白粉。倘若关税壁垒产生,中国可以轻易消化掉每年对美国出口的4.5万吨硫酸法钛白粉,并排斥掉每年自美进口的4万吨氯化法钛白粉,为中国新建氯化法钛白粉工厂腾出市场空间,有利国内氯化法钛白粉发展。2018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出口市场依然保持高增长。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增速放缓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政策及市场变化对中国钛行业不断产生着影响。面对这些影响,中国企业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近年来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环保政策带来的压力。自2016年开始,中国政府强化了环保核查的力度,不再容忍企业违规排放。这就使得各个企业必须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讲,完善环保设备的资金门槛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停产,退出市场。另外,一些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保证能够合规排放,这些企业只得降低产量使得废弃物的产量与处理能力相匹配。为了减少废弃物的产量,一些企业也选择了更高品质的原料,但这也推高了其生产成本。
海外投资与工艺改进是解决未来原料供应的重要手段
中国钛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相继显现出一些问题。首先,国内钛矿产量增长相对缓慢,导致对进口矿依赖度逐步增加。中国钛矿自给率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的67%,但目前已经回落至58%。其次,对进口钛矿需求增长的同时,一些主要进口来源国出现了波动,导致一些下游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供给,为生产带来了影响。原料供应的不稳定对钛白粉企业的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近几年进口钛矿的质量不断下降。其中,TiO2含量的下降,导致钛白粉企业生产效率下降,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的废弃物产量。在2016年之后,中国环保要求显著加强,而废弃物的增加对钛白粉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部分地区企业因为排放问题而减产或暂时性停产。而TiO2含量的降低,一般都伴随着杂质元素含量的增加,而这也导致下游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下游企业在生产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消除影响。
随着中国对钛原料需求的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海外进行矿山投资。目前,非洲是中国企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澳洲也是一个是非理想的投资地,在帕斯周边就有一些比较理想钛矿项目正在进行开发。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并实现双赢的成功案例。而在中国,由于未来氯化法项目引发的庞大需求,一些企业正在研发新技术,让更多低品位的钛矿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要求,进而提高低品位钛矿的价值。如果此类技术顺利工业化,将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原料困境。到目前为止,中国对钛原料的需求以硫酸法钛矿为主,但未来的增长点变为氯化法钛矿、金红石等原料。中国国产钛矿成分无法作为氯化法原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这也是中国努力发展改变钛矿适用性新技术的根本原因。在出现新的技术之前,未来中国对氯化法原料的庞大需求,必然将进一步推高其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