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选择9月1日把贸易战升级。而此次中美互相向对方货品加征第三轮关税,也被外界看作是一个拐点,中美贸易战自此也进入了“斗争”的新阶段。
一、新一轮加税将使美国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沦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清华大学全球化中心高级研究员余翔日前撰文认为,美国的高收入群体对价格的波动性承受力较大,但中低层收入群体的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则明显较弱。
多项研究估算,这些关税将令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1000美元,2018年国会通过的万亿美元减税计划给美国民众带来的好处将被特朗普的加征关税政策所抵销。中低阶层是2016年总统大选特朗普胜选的重要票源。惹怒这部分群体等于自绝于竞选连任之路。
而对于那些无可替代的中国商品,出口商们大可以提高出口价格帮助特朗普推高关税。让美国人过一个高消费年。
圣诞节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大节日。每年圣诞季,都是美国的消费季。关税战已经影响到美国的消费者,最新的报告是美国人的消费支出增长率高达4.7%,创五年来最大增幅,超出所有的预测。而特朗普制定的年化增长目标为3%。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季消费者的负担已经明显的增加,第三季度肯定会更高,那就为第四季的增高则会相当明显。届时可以看一看美国的消费者会有多大的承受力。
最新数据显示,经过通胀的调整之后,美国第二季度的GDP实际上只增长了2%,又下调了0.1。而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会更难看。
这恐怕就是特朗普急于在9月份进行磋商谈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济数据向好,曾一度是加征关税打贸易战的本钱。如今的情况是本钱越打越少,谈判的筹码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他的处境自然也就越来越困难。
二、清朝债券也成谈判筹码?
有消息称,指美国正在不断寻找各种贸易战的筹码,以向中方施压。据《彭博商业周刊》近日就报道,来自清朝的债券也有可能成为美国在贸易战的筹码,并指特朗普政府对此“有研究”,曾见过相关代表。但报道亦指出,美国政府内部认为目前再要求中国政府偿还的做法,在法律上不见得可行。
《新京报》日前刊文表示,向中国追讨清朝债券是“绝无可能”,但没有必要将事件与特朗普联系,形容事件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
文章指出,这是美国的民间行为,不是美国的政府行为;特朗普虽然见了那些人的几个代表,但没有表态,也就是说,这不是特朗普支持或美国政府支持的行为;已有的美国司法案例已经表明,美国司法体系并不支持这种行为。“简而言之,对此事要实事求是,不必胡乱联系。”
三、9月份会否进行磋商?
在贸易战已经升级的情况之下,特朗普日前表示:关税要加,磋商也要谈。也是在暗示会进一步在关税问题上施压,继续升级贸易战。
中方呼吁“冷静”,呼吁“停止贸易战升级”。中方强调冷静地对待磋商谈判,也更强调了美方必须为谈判创造条件。
中方呼吁推迟加征新关税,美方不但没有推迟,反而升级了加征新关税的事实。这意味着中美双方目前还没有就9月磋商,或如何磋商达成新的共识。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谈判不会进行。目前不确定的是,特朗普的执念,他一直坚持“贸易战中,美国将轻易取胜”,他认为“关税是个好东西”,不排除特朗普在纳瓦罗、班农等人的蛊惑下继续升级,出现可控的局面。
当然,从库德洛希望中方赴美谈判来看,特朗普也是想通过磋商谈判解决问题,并不是无底线,他也不敢采取脱钩政策。
虽然特朗普依然保持强硬态度,但他一方面已经没有了底牌,另一方面也有些僵持不起了。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他的关税子弹基本上都打完了。而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反制的手段很充足。
10月1日就是中国建国70周年大庆的日子。今年十一国庆,对中国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建国70周年,按惯例是大庆之年。二是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也就是明年之后中国就正式进入小康社会。
特朗普一直强调中方需要达成一份协议,中方需要磋商。他可能会认为,在中国国庆之前如果能达成协议会或重启谈判可以缓解紧张的局面。问题是,美方能为中方创造什么样的“积极条件”呢?我们不妨再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