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2-12 8:57:03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安全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形式化、安全检查效率低、安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会直接导致安全隐患难以排查、安全事故难以预防,进而使员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解决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加强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人在头脑中对安全的基本认识和思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明确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因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钢铁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要想解决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个人的人身安全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也是对亲人负责、对家庭负责,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要能清楚的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为了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更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换言之,自己才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第二,要有戒惧之心。要警惕事故发生之因,要畏惧事故发生之果。常怀安全之心,时刻保持警惕,常行安全之事,力排隐患,做好防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第三,要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事例,要知安全、懂安全,全力以赴保安全。总之,要自觉遵守安全制度、主动实行安全规程、积极配合安全管理,自觉把“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二、转变安全教育的模式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企业不重视、不落实,而是下级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去执行。为了避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安全教育的模式:首先,安全教育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安全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安全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钢铁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交通安全、治安管理、生产工艺、生产安全、事故分析等方面,关于现场演练、实际操作的内容比较少。安全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应该注重实操,确保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科学应对、正确自救。其次,安全教育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应该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如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涉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内容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需要掌握的应急措施则可以采用事故案例教学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等。再次,要改善安全教育评估的方式。以往评估安全教育的办法就是考试,而且试题内容往往变动不大,这样的单一的考评方式和考评内容势必会造成心理疲劳,故而,应该适当采取其他评估方式,如需要牢记的常识性知识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需要熟练掌握的安全技能可以采用技能比拼的方式等,帮助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最后,将安全教育的模式转变为“互联网+安全教育”,员工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参加教育评估,使安全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常态化的学习。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无论是安全奖惩机制的不合理,安全责任机制不健全,还是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不合理,亦或是应急机制缺乏实效性,都是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要想解决现存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第一,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钢铁企业应该根据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明确的操作规范、检查要求、考评标准等,还应增设专门的稽查岗位或部门,制定严格的稽查制度,保证各种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能够有效执行,确保对安全风险进行严格管控。第二,要建立安全责任机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明确划分各岗位的安全责任,从领导干部到一线员工形成一个安全责任网,在落实安全责任的基础上,互相监督,确保各个岗位都能用心尽责,确保所有的生产环节、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第三,完善奖惩制度体系。在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惩罚机制对发生责任事故的责任人进行组织调查,并将考察结果及时进行通报,严格事故追责,深刻吸取教训,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对于妨碍或阻挠安全检查、拒绝安全整改的行为,要给予严格的惩罚。此外,还要改变只注重过失考核的传统,把绩效和安全目标的实现、安全责任的落实紧密联系起来,增设安全奖励项目,如安全生产贡献奖等,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第四,要提高应急机制的实效性。企业要根据现有的应急方案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审核后,不仅要发布正式文件,还要通过专业培训、现场演练的方式,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钢铁企业现有的安全监控设备和安全检查员所使用的安全检测仪器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是因为由于技术的限制,现有的安全检测设备或安全检测仪器只能实现静态监控或静态检测,而不同的生产现场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的安全检测,还要能够科学应对现场的一些突发状况,这些都是现有的安全检测设备无法满足的。因此,钢铁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一方面,继续推行“师带徒”的模式,重点是要对担当老师的技术骨干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帮助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既可以直接从高校引进专业人才,又可以资助高校进行科技创新、设备改造,还可以鼓励和支持青年员工走进高校去学习新的理论、去掌握新的技能。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强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突破点。 五、建构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钢铁企业在财物、统计等工作中就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助推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钢铁企业安全管理中也应该建构“互联网+安全管理”的模式。除了前文提到的“互联网+安全教育”之外,还应该根据公司、安全环保部、设备管理中心、保卫部等各项业务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一个全方位监控、全面跟踪的安全管理网,系统涵盖现场实际情况、安全检查情况、安全评估结果、安全预防设置、安全整改跟踪等内容,全面、准确的将各类安全信息进行汇总,不仅可以在共享安全资料、安全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安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漏洞,把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预防、事前整改,还能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安排下一步的安全任务、确定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提供现实依据,进而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安全管理的实效性。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手机随时拍照、隐患及时发现、整改全面跟踪的模式,但这只是“互联网+安全管理”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以便形成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网,这也是钢铁企业改革的重要趋势。 安全是钢铁企业永恒的主题,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钢铁企业不仅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转变安全教育的模式、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还要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突破点,以建构“互联网+安全管理”的模式为发展方向,加强安全管理,严防安全事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减少企业的人才损失、经济损失,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