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消息,7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相关数据引发外媒关注。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10日报道,中国PPI7月同比降幅收窄,这一迹象表明,经济活动正接近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
报道认为,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经济重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正在复苏。
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为工厂提供了支持。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反弹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煤炭开采和汽车制造业价格7月均由降转升。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资深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称:“未来几个月,财政刺激进一步加强应该会继续支撑基础设施开支,助推经济活动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进一步复苏。这应该会导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往往略微滞后于PPI——很快走出谷底。”
报道称,国内需求强劲也抬高了国内通胀。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7月同比上涨2.7%,6月涨幅为2.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则从0.9%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0.5%。
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米歇尔·林说:“核心CPI涨幅收窄主要是旅游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的——通常7月旅游产品价格会因碰上假期而上涨,但上月价格环比却下降1.5%……这种收窄反映出消费服务行业更大范围的疲软,受新冠疫情影响,该行业只能逐步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