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入网流程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铁合金 >>  >> 关联动态 >> 正文
多位顶级专家发声:应对压力,中国经济有哪些“法宝”?
作者:佚名   来源:国是直通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5/16 7:31:40
关键字:中国 经济 疫情
亿览网讯:
  随着疫情暴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叠加俄乌冲突,全球通胀不断抬升,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动荡,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新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如何在动荡中谋发展?中国又如何顶住压力,继续前行?
  
  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14日在线上召开,多位顶级专家展开探讨。
  
  发挥中国“后发者优势”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指出,全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经济版图发生巨变。一方面,最主要的国家增长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崛起,特别是中国。
  
  他指出,当前中国不断大踏步迎头赶上,有后发者优势。中国现在的技术渗透率类似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5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这种后来居上模式的国家经济增速在8%至9%。
  
  对中国来说,每年有8%的经济增长潜质。与此同时,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国内市场,有很高的国际经济占比份额,并且有较好的政治环境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应该发挥这些优势,以保持动态经济增长。”他说,中国按购买力平价算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有8%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如果中国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将会持续地助力全球经济发展,每年将继续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至少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提到,长期以来,中国通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积累了超3万亿美元储备,超过了外汇储备充足率的要求。然而,外汇储备收益率极低,在海外资产中外汇储备的比重过高;外汇储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借”来的而不是“挣”来的,因而一部分外储的融资成本很高。
  
  他说,正因如此,尽管中国有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但投资收益却是负的。这与美国成为鲜明对比。
  
  为此,余永定指出,中国的海外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调整。一是为了提高海外投资的净收益,降低外汇储备在中国海外资产中的占比;二是为了提高中国海外资产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安全性。
  
  应对疫情不搞“大水漫灌”
  
  疫情期间,中国顶住压力,保持经济增长。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指出,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采取货币政策结构性逆周期发力,信贷资金直达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定向精准支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在货币总量基本匹配经济需求的前提下,既激活了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了总体创新能力,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也稳住了宏观经济。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应通过各部门共同配合保持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仅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同时还需要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其他行业监管部门政策配合协调。
  
  管涛指出,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同时,既要继续做好相关工作稳住外需,还需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避免将来外需紧缩、内需低迷双碰头。
  
  畅通内循环要力促消费
  
  受到疫情、乌克兰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内外循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障碍。如何畅通内循环?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内需主要靠投资和消费。在投资端,目前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是只靠基建投资让内循环完全畅通起来还不够,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外资更加受制于海外需求,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外部整体需求也会走弱。因此,促消费意义非常重要。
  
  对于促消费的方式,李迅雷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当前财政主要投入在稳企业、稳就业上,对于消费领域的支出偏少。建议发放消费券,相比美国发现金的方式这更具针对性。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指出,内需中最核心的要靠消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举措,包括减税降费、基建,发消费券或者转移支付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群体,对受困人群发放补贴。接下来,还可以考虑为各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提供中央财政支持。他认为,这种方式“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
  
  发现长期经济增长动能
  
  长远来说,经济增长需靠长期动能发挥结构性潜力。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过去四十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技领域正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
  
  但他也强调,在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尤其是政府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中国还远远不够,在最顶尖1%的科技论文占比上仍与美国、欧盟有差距。此外,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会被“卡脖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要将“应对气候变化”转化成经济增长动力。绿色转型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绿色创新能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
  
  刘世锦指出,虽然绿色产品在初期价格偏高,但是随着创新竞争加剧,价格会下降。同时,绿色领域相关技术要开放,这会让相关贸易、投资、技术转让更加活跃,对全球发展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亿览网钼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钼产业
相关连接
中国经济一季报今公布 疫情冲击下GDP增速如何?
中国经济何以率先走出疫情阴影
铁合金 更多>>
亿览网5月9日-5月13日钼产品周评
钼市分析5-13: 供需基本面支撑逐渐显现 关…
亿览网5月5日-5月7日钼产品周评
钨市周评(4.24-5.7)
钼市分析5-7:钼价回落 上下游谨慎情绪弥漫
钼市分析5-6:钼市谨慎 博弈加剧
钼市分析5-5:钼市僵持 关注钢招进场情况
亿览网4月25日-4月29日钼产品周评
冶金原料 更多>>
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 资金面延续宽松态势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证照…
煤炭库存制度或9月底实施 环保限产升级致…
钢铁股成同期市场中涨幅最高行业板块
中钢协:后期铁矿石价格呈波动运行走势
环保部表扬环境犯罪案件较多省份 前7月罚…
穆迪调升亚洲钢铁业展望
河钢集团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有色金属 更多>>
2022年05月11日金红石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国内钛精矿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钛白粉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攀枝花钛矿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国外钛精矿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国内钛材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国内外海绵钛价格行情  
2022年05月11日国内精四氯化钛价格行情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30027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绿地启航国际11号院2号楼1001室(100038)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