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按揭断供影响,房地产信贷风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多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市场对此不必恐慌,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接下来,要着重平衡好稳融资与防风险的关系,既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要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严把增量风险入口关,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尤其要确保“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有序推进。
房企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今年上半年,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所涉及的楼盘开发项目延期交付,导致个别购房者停止偿还个人住房贷款。受此影响,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8.9%。
“房企存量贷款的资产质量确实承受一定压力。”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介绍,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335亿元,较上年末上升53亿元,不良贷款率3.97%,较上年末上升0.58个百分点。建设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2.98%,较上年末上升1.13个百分点。
尽管房企贷款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但风险可控。“不良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前期少数扩张较快、负债水平高的房企持续暴露风险,但要看到,其风险暴露目前已较为充分。”张旭光说。此外,由于监管部门已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并不高。“在对公房地产方面,邮储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规模均较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姚红表示。
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则保持平稳,受个别楼盘按揭断供的影响较小。“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1%。”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表示,该行涉及停贷断供的个人住房贷款逾期金额占全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0.018%,风险整体可控。
稳融资防风险两手抓
房地产融资不能因噎废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要稳融资、防风险两手抓,平衡好两方面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
稳融资,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中国银行将继续支持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有序安排房地产贷款投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持续优化房地产贷款结构,优先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普通住宅开发项目。
稳融资,还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农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大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说,一是主动对接头部企业、优质二手房中介,从源头拓展业务储备;二是开展产品创新,重点研发“新市民贷”系列产品,提高差别化金融服务能力;三是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如简化申报资料、优化自动审批规则等。“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共投放4138亿元,净增1025亿元。”林立说。
防风险,要严把“增量风险”关口。一方面,要提高精准防控能力。“要有效区分具体项目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不能搞一刀切。”张旭光表示。另一方面,要提高全流程风险防控能力。“充分利用智能风控工具,持续做好房企监测预警。”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说。
防风险,还要做好“存量风险”的化解,尤其要稳妥推进困难房企的风险化解。去年12月份,监管部门印发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风险化解、行业出清。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获悉,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有序推进“保交楼、稳民生”
在化解存量风险的过程中,“保交楼、稳民生”工作至关重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近期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
目前,保交楼工作正有序推进,相关风险逐步得到化解。“我们对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进行了梳理,已有746个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保交楼管理范围,60个项目达到交付条件、正在陆续办理交付手续。”林立说。
受益于政策支持、各方努力,市场预期趋于稳定,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正逐步恢复。“从建设银行的情况看,今年四五月份,受房企流动性压力加大、疫情散发影响,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端承压。”李运表示,但在6月份,该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受理量、投放量明显回升,环比分别增长54%、49%,日均受理量接近30亿元,达到了上半年的相对高点。
“可以预判,这一轮房地产市场的集中释放正在接近尾声。”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表示,接下来,该行将在当地政府的总体安排框架下,遵循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各层面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业的需求端、供给端将持续积累积极因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有助于扭转市场预期、促进楼市回暖和消费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