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停开信用证,‘融资铜’的操作就失去了意义。”一位期货公司高级分析师表示。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收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与“融资铜”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示范直接相关。
在正常的国际贸易中,企业拿着进口现货铜的合同,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再通过仓单质押的方式可以获得一笔低息贷款。但是,如果进货企业单纯是为了信用证融资目的而购入现货铜,那么这类铜材就被称为“融资铜”。
目前国内铜库存高企,融资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位大型冶炼企业期货部的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国内进口铜的增量中,相当一部分是融资铜。按照当前保税区库存55万吨估算,用于融资的部分可能有20万吨。
今年以来,国内外铜价倒挂,目前铜企进口1吨铜便要亏损2000多元,进口越多亏损就越大。而受到存货较多、国内下游企业对铜材料消费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铜材的销售价格走低。如此一来,持有“融资铜”的企业亏损面有扩大之势。
据业内人士测算,只有沪铜和伦铜比值在7.4以上,融资铜才不会亏损;而按照昨天截稿时的价位,这一比值是7.14。
以往通过融资铜获取的资金,商贸企业通过“运作”,间接投资于股市、楼市甚至民间借贷领域,即便在铜买卖上小有亏损,也能通过其他渠道得到弥补。而今年各个市场普遍不理想,持有融资铜的企业还款能力让银行感到担忧。
另外,随着铜价步入下行通道,银行有可能要求企业追加保证金,或要求提前还款,铜企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金瑞期货研究所所长朱峰表示,被用于仓单质押的现货铜相当于被“冻结”在仓库内,无法进行期货交割或者现货交易,如果数量过于庞大,将会影响市场数据的真实性。
将大宗商品变相操作成融资工具,铜仅是代表之一,钢、铅、锌等品种均有类似的做法。其实,监管部门对大宗商品融资的担心一直存在。2011年3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增加了企业向银行开立信用证的难度,融资铜行为一度受到限制。但自去年底,在信用证管理松动和企业融资欲望的推动之下,融资铜又重拾升势。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铜消费下滑、经济增速下调的预期下,国内几十万吨的铜库存如何用完,将是近期的一个大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