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债危机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局部衰退的大背景下,铜消费增速大幅回落。近期,从我们实地调研来看,铜产业各个环节上的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大型企业运行总体较为稳健。
在冶炼环节,有稳定客户源的冶炼企业基本上产出并未下滑,但也几无增长。因此,这些大型铜冶炼企业只要产能没有大规模扩张,开工率基本上仍有保障。而保定等地的小型冶炼厂就呈现出另外一幅景象,多数冶炼企业处于大幅减产或几近停工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下游订单量骤减,以及回款困难。从加工企业来看,企业规模和实力往往决定了企业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以青岛宏泰铜业为例,其产出基本与往年持平,生产加工设备基本处于满负荷全天候运行状态。当然青岛宏泰铜业对经济寒意还是有所感知的,据介绍,其所接到的订单总量仍能满足生产要求,但跟往年比起来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订单分布不均,时有时无。而中小型加工企业在这场风暴中遭遇的困境显然更为严峻,从我们接触的企业来看,他们的订单比往年大体至少下滑1/3,这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现况,当然也有部分小型企业由于接不到订单而选择了歇业。
贸易端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中型贸易企业走货量同样回落1/3左右,但小型商贸企业的生存状态堪忧。据华东有色商贸城一家最大贸易商称,当地有2/3的贸易企业处于关门状态,而该贸易商自身的业务量也急剧萎缩2/3。从调研总结来看,铜商贸企业呈现出占用资金量巨大,且下游企业压款严重,资金面偏于紧张的特点。此时,资金实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实力和生存能力,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尤其是一个巨大考验,压款也使得企业面临能否及时回收款项的风险。山东、河北等地的铜贸易企业客户很多都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如果远在长三角的企业出现倒闭或老板跑路,其欠款将陷入无法回笼的境地,这对铜企来说无疑存在很大的资金风险。此外,在大市偏空、铜价弱势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其原本极为低微的利润面临挤压甚至亏损的风险。以上所提到的各项风险都直接迫使大量贸易商产生歇业观望的心态。因此,2/3的小型贸易企业处于关门状态也显得情有可原。
除了资金紧张的因素,下游需求衰减是涉铜企业减产、停产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铜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等,此三大行业近两年都在急剧萎缩,铜需求能否有效恢复取决于以上三个行业能否复苏。
调研中我们也能感知到铜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情绪都偏弱,对后市都较为悲观,对复苏缺乏信心。企业普遍反映2008年时他们的订单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此次危机却严重影响到了下游需求的力度。反观2008年,铜价曾掉至22000元/吨,而在大规模刺激政策推出无望的大背景下,现在的价格远高于成本价(35000元/吨左右),也偏离实际价值太多,这也决定了铜价后市仍有纠偏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