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 中新网 张龙云 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 中新网 张龙云 摄
当地时间6月19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落下帷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不减的背景之下,此次会议所讨论的关于如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如何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增加就业等话题一时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会上中国提出的五点希望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金融贸易环境中获得公平对待的诉求。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于6月20日发布,中国不改对稀土严格管控的政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在国际场合对我国稀土政策进行施压,指责我国用配额来限制稀土出口,今年年初更因此事将中国诉诸WTO。
那么,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应当如何评价此次G20峰会所达成的共识和成果?中国在此次峰会上所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什么?中国所提出的希望何时、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经济如何能从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获取稳定增长?在当前的贸易环境下,中国是否有必要将稀土作为一种武器来换取合理的经济地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做客中新网财经中心视频访谈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G20峰会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各国携手保证欧元区稳定,继续推进金融改革 霍建国表示,此次G20峰会释放了两个积极信号,一是各国将携手保证欧元区稳定,二是各国将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改革。
霍建国说,在欧债问题上,大家都认为应携手共同协作欧洲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欧洲一体化和欧元区的稳定,因为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在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因为危机之后全球金融体系处于改革的进程之中,但是它的进展实际上并不是很顺利。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金融体系的风险没有解决,那么债务问题的风险又上来了,它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继续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霍建国称,这涉及到国际货币基金的一些改革。此外可能大家对进一步推动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包括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且提到了一些长期的发展目标,就是包括像这种建议,对欧洲的一些发展援助,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大家都意识到了,而且对于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讨论的也比较多。
中国从此次G20上获取了哪些实际利益? 一次会议很难发生格局变化,但金砖国家的作用在明显上升 对于中国从此次G20上获取了哪些实际利益这一问题,霍建国表示,G20最大的作用在于领导人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对很多问题形成共识。如果单纯从获利的角度讲不是很明显。但他同时指出,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上看,如果达成了共识,采取一些协作措施,这对保证世界经济稳定是有利的。“保持世界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复苏的状态,这本身对中国的发展就是有利的。所以很难判断说它在哪一点上是获利的。”霍建国说。由于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在本次G20峰会上也备受瞩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其他G20国家之间的地位会否发生变化?对此,霍建国表示可能性不大。他说说:“一次会议很难发生彼此之间的格局变化。”他进一步解释说:“从全球看,确实欧美日相对困难一些,而新兴国家的增长相对高一点,所以力量对比是发生变化的。但是从G20本身这个会议的结构上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他同时指出,G20作为危机后形成的新机制,其中中国的作用,特别是金砖国家的作用在明显上升。“会议期间金砖国家还专门有一个碰头会,我们的很多主张上,现在看来都受到了重视。”霍建国说。如何解读胡主席《稳中求进,共促发展》讲话?
强调建设公平公正贸易环境,加强合作,重视可持续发展 在此次G20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发表了题为《稳中求进,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对于这一讲话,霍建国认为,这一讲话提出了五个积极推进方面的要求,基本上也对应了目前G20峰会几个大的议题,包括保增长,稳增长等方面,应该是大家普遍都能够接受的。同时,又有一些具体的内容,所以各国对这个讲话的反响,包括它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霍建国认为,讲话中强调的是全球要加强合作,共同来应对目前的复杂局面。过去各国总是希望中国平衡贸易,扩大市场,加快人民币的升值。但是这次看,在这些方面不是那么明显,所以现在的稳增长是需要引向一个合作的机制。大家有一个包容的理念这是非常关键的。
金融稳定方面,强调的是公平的金融秩序。应该说目前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很多银行仍然面临着债务的风险。所以为什么在希腊可能出现脱钩,脱离欧元的情况下,各国都做了预备性的措施?这就是为了让银行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或者状况,不至于在金融上出现大振荡的时候,大家出现瘫痪。
贸易方面,讲话也提到了要进一步促进贸易。因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贸易和投资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中要有公平的贸易环境,要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搞了很多区域贸易,这些区域贸易总的原则是希望他具有开放性,而不是搞排他性,要有包容开放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全球的自由贸易区发展走向排他性,或者走向对抗,或者区域是团结的,对外是壁垒或者保护主义的,这样就会肢解掉全球大市场的运转,这个是不利于全球贸易发展的。
霍建国说,此外,要注意到在发展过程中的落后地区,贫困地区。还是最早像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像世界银行,OECD,他们都有这种责任要扶贫,叫发展援助。这个发展援助就是通过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我们叫援外,他们叫援助,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因为这个世界如果这样,能把贫困的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拉起来的话,世界会变得更活跃,更加会促进贸易发展,这个也非常关键。
霍建国说,讲话也提到了可持续的问题,特别绿色经济的发展,这是大的方向。大家都是认可的,各个国家也都在推。但是要特别注意在这种绿色贸易壁垒,因为很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都在搞矿产的碳排放税,欧盟又在推碳关税,这些都是属于绿色壁垒行为,所以在这种发展的过程当中,像这些行为,恐怕还是需要大家来沟通和协商。不要过急过快的打着保护环境和绿色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幌子,来推出更多的税负,来增加大家的负担。
什么是“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是各国在IMF主导下共同努力,避免经济遭受银行和债务风险冲击的金融体系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此,霍建国认为,这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还在探讨之中。它应该是能够保持对金融体系的约束或规范,使得金融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应该保证全球的金融体系的公平性,使大家都能从中受益,而不是说对一部分发达国家更有利,对一些弱小的国家是被动的。霍建国同时指出,这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现在看来之所以比较突出,是因为危机后的金融改革没有到位,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因为在金融整个的系统性的运转当中,它还需要有一些新的规则。特别是在国际间的这种市场和交易当中还是要加强对它的监督和跟踪,这是非常必要的。霍建国表示,国际金融体系也是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债务问题,而银行问题和债务问题往往又容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复杂的矛盾,所以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应该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导下,全球主要国家的一个配合,能够共同探讨来维系和使得全球经济避免掉这些银行风险和债务风险的冲击,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转。
中国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阐述和谐包容公平竞争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对于中国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霍建国认为,中国主要还是应能够阐述一些自己的理念,特别是在建立一些公平的金融体系秩序方面。
他说,中国很多理念在世界上是比较超前的,也是比较领先的。包括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等,这些在全球看都是能普遍得到接受的。当然这些理念还要进一步去细化,细化到操作的环节。
霍建国指出,中国也要注意到,尽管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金砖国家这几年的经济实力在上升,但是目前欧美主导世界这种格局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讲,是需要积极参与到这种全球治理当中,用自己的一些理念,或者用我们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一些个理念,让它在这个新的构建体系当中发挥作用。
他说,中国很可能无法使自己的一些理念主张得到彻底的推行,但是总会影响国际金融体系,至少能制约它走向公平,这是非常重要的。
外需疲弱,中国如何提升外贸竞争力? 应确保政策稳定,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对于在目前外需疲弱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如何提升外贸竞争力这一问题,霍建国表示,提升中国在外贸方面的竞争能力是目前我们的难点,外贸的调整有一个过程,需要稳定的政策,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
霍建国认为,现在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又处于升值、金融信贷又紧张,一系列因素致使企业压力很大。他认为,外贸从1月份到5月份的增长是7.7%,这个数额还是比较低。对此,霍建国表示,目前承担外贸的,一半是外资、三分之一是国企、剩下那部分是民营,因此要注重改变外贸的经营环境。“如果说这几个经营主体都面临困难的话,可想而知这个外贸增长会很难。”他说。
“外资也很重要,因为过去我们外贸增长达20%以上,应该说有更大一部分是外资。刚刚过去的6个月,外资是持续回落,成了负增长。剩下的就靠原有产能的出口,不是靠新投的出口项目的拉动了。”霍建国直言,这种情况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真正地要认真研究,改进产品了,真正压缩一些成本了。”
霍建国认为,企业的努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要为它创造一点有利的发展环境。“包括各项服务、商检、质量检验、结汇,至少要先做到。这是最容易做的,也是最难做的。要给他一个比较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他表示,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需要稳定的政策,有可预见性。“不要让他觉得过两天人民币又要升值了,大家又要紧张了。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加大力度,应该说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完成10%是没有问题的。”霍建国说。
中国合理市场经济地位何时会得到承认? 市场经济地位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提升整体竞争力才可支撑国际话语权 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何时才会获得承认,霍建国表示,市场经济地位只是一个话题,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总体影响并不大。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才能真正支撑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霍建国表示,要求国际上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是我们的合理主张,如果不承认,按照世贸当时中国议定书的条款,那么到2016年底是会结束的。现在关键是,它是一个话题,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总体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是按照市场经济在深化改革,按照他那五点标准,我们基本上都是达标的。当然在具体的微观部分如果找问题,也会找出问题来,所以这个弹性是很大的。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充分认识。而且他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认可,其实他是在反倾销的环节里面的一小段,再处理中国的反倾销产生的时候,他会适用这一条。霍建国称,如果不享受市场地位待遇的,在对价格认定的时候,他会去选择另一个国家。这个选择他会有一定的主动权,这样对我们就很不利。但我们的反倾销一年不会占到我们贸易的1%,现在的问题是把自己的事办好,确实我们自己要把国内的稳定增长,企业的竞争力,公平的竞争环境,把国家整体的这种竞争力不断地提升。这些个是真正支撑你在国际上的一个话语权,而不是说人家认可你了,你好像就是市场经济地位。你要凭借你的实力,凭借你的影响力,用你的这种竞争力来说话,这个应该说效果更好。
中国可否使用稀土作为外贸武器换取合理地位? 可考虑对个别国家停止出口作为制裁,但要慎用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书中指出,我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目前,我国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稀土资源过度开发,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表示,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对此霍建国表示,因为稀土出口问题,欧美起诉中国显然是证据不足,起码有一点就是出自保护环境的角度,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业规范和整顿的措施,那么这些措施肯定会影响到一些出口环境,但是你要看它的社会效应。
对于中国是不是应该拿稀土作为一种武器来换取合理的经济地位的说法,霍建国认为,至于拿它做不做武器还需要思考,它确实很重要,要慎用。如果个别国家用稀土出口对你中国采取一些报复性措施,这种报复性措施升级,我们可以宣布停止对某某国家的稀土出口,作为制裁措施,这是可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