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和10%,这两个数字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财政状况的最新“化验结果”。
5月29日,在结束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讨论后,IMF在其声明中指出,如果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包括在内,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估计已增加到GDP的近50%,相应的广义财政赤字在2012年约为GDP的10%。
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IMF认为“50%的债务是可以的,但10%的财政赤字需要降下来,从而不让这50%的债务过快增长”。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说政府债务是“存量”,那么赤字就是“流量”。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2012年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1.5%左右。
“这是我们第一次汇总中国的广义债务与财政赤字。我们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完全支持,他们对我们关注这一新的概念表示了认可。”利普顿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如果说广义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达50%还不足以令人惊讶的话,那么相应的2012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高达10%恐怕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耳熟能详的国际“警戒线”是,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不应超过60%,而财政赤字则不超过3%。
为什么中国包含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比例未达到国际警戒线,但财政赤字却高达10%?这是不是一个危险水平?
“这个数据有一些特别之处。”利普顿对本报解释道,通常所说的60%的债务比例和3%的赤字水平主要适用于那些特定增速的经济体(例如欧元区)。但中国的经济增速要快得多,尽管债务增加,但经济增速更快的话,赤字率就会更高。另一方面,在中国这10%的赤字中,有一部分并不是通过债务融资,而是通过资产出让形成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赤字都会增加债务。
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政府债务是否会因此上升到危险水平?利普顿表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这10%的财政赤字中,有多少会留下来增加到债务中去。”
利普顿告诉本报,如果要做这样的可持续性分析,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这些财政赤字中有多少会增加债务?有多少不会增加债务?在不会增加债务的那部分里,多少是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的?通过土地出让的部分在多久后可能增加债务?中国经济又会增长多快(分母扩大的速度多快)?”
另一方面,也要看一下多少赤字会增加收入。“基础建设支出是当前中国财政赤字的一部分,就可能增加财政收入。”
利普顿坦言,IMF目前还未进行这样的分析,但IMF的观点是,“50%的债务是可以的,但10%的赤字需要降下来,从而不让这50%的债务过快增长。”IMF在声明中称,“尽管这一赤字的一部分是由土地出让来融资的,并且增扩概念下的债务仍处在完全可控的水平上,但在中期内必须逐步降低赤字,以确保债务状况稳健和可持续。”
这一方面的重要工作包括,继续实施税收改革,对地方政府财政进行全面的重新调整,根据支出需要重新配置资源,以及改革地方政府投资和借款的相关制度。以其他征税形式部分取代非常高的社保缴款,也有助于经济再平衡和降低低收入者的负担。
所谓“第四条款磋商”是IMF与其成员国进行双边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IMF通常与成员国每年举行一次磋商,由IMF派出代表团访问成员国,就该国经济形势与政策交换意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由IMF执董会讨论工作人员提交的报告,并发布磋商结果的信息公告。由于其法律依据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款,这一过程又被称为“第四条款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