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晚间,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如巨石入水,在资本市场和稀土行业激起千层浪。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67亿至3.57亿元,而上一年度盈利4.18亿元,如此巨大的业绩反差,无疑给中国稀土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35亿至1.9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2519至0.3367元/股。
业绩下滑主因:供需失衡与补税冲击
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走低:全球经济复苏的缓慢进程,给稀土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下游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虽曾高速增长,但2024年增速放缓,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增长未达预期。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2024年稀土下游应用领域如电子、新能源汽车、风电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稀土的需求不及预期。电子信息产业也面临市场饱和与技术升级瓶颈,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严重抑制了稀土在该领域的应用需求。与此同时,国内部分稀土企业在前期乐观预期下纷纷扩大产能,国际上新兴稀土生产国也加大生产投入,使得市场供应大幅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厦门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氧化镨钕价格从年初约45万元/吨降至年底约40万元/吨,降幅为11.11%;氧化铽价格从年初7600元/千克下降到年底5590元/千克,降幅达26.45%;氧化镝价格从年初255万元/吨下降到年底约161万元/吨,降幅为36.86%。价格暴跌使得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利润遭到严重侵蚀。
控股子公司补税,影响当期损益: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的补税事项,也对中国稀土的业绩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稀湖南收到国家税务总局江华瑶族自治县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出具的《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对2020-2023年度的稀土矿产品销售收入,按中重稀土品目税率进行资源税更正申报并补缴税款,同时对2022-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进行更正申报并补缴。经核算,需补缴资源税10,187.76万元,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6,332.72万元,合计16,520.48万元。尽管中稀发展已按转让股权比例足额支付15,639.94万元补偿款,但补税事件仍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了一定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