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有色金属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较快地扭转了行业增长大幅下滑的势头,生产逐步恢复正常,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一、生产逐步恢复,产量稳步增长。从2009年4月份开始,产量止跌回升,逐步扭转大面积停产局面,5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200万吨,7月份产量略高于去年同月,8月份以后生产基本恢复正常。2009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 电解铝1299万吨,增长1%;铜产量增长9.6%,减缓0.4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16.4%,减缓2.8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1.6%,加快7.3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4.4%,减缓13.3个百分点。
二、市场企稳,价格上升。2009年1月份,国内铜、铝、铅、锌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28909 元/吨、12141元/吨、12347元/吨、11083元/吨,11月份上涨到52504元/吨、15335元/吨、15796元/吨、16840元/吨,分别增长了81.6%、26.3%、27.9%、51.9%。12月份,铜、铝、铅和锌国内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5695元/吨、15839元/吨、15857元/吨和18822元/吨。环比分别上涨了6.1%、3.2%、0.3%和11.7%。
三、经营情况好转,利润逐月增加。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95.8亿元,下降2.96%。实现利润617.63亿元,下降27.66%。2009年1-12月,有色金属70家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79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利润 176亿元,同比下降1.46%。
四、投资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有色金属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6.9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回落24.4 个百分点。本年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为28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增幅比上年回升了19.4个百分点。
五、生产能耗大幅下降。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使电解铝直流电耗大幅度降低。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同比下降了152千瓦时/吨,氧化铝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9.29%,铜冶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7.2%,铅冶炼综合能耗降同比下降2.82%,电锌综合能耗下降3.18%。铜冶炼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已经通过专家验收并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六、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湖南有色金属控股公司重组,2009年底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黄金集团兼并了西藏甲玛铜矿等有色金属矿山;云南冶金集团出资收购美铝持有的美铝(上海)公司100%股权;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收购了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
七、境外资源开发迈出较大步伐。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有色股份、中金岭南公司分别收购了澳大利亚OZMineral公司、Terramin、PEM公司的部分股权。华东有色地勘局在伦敦交易所收购WTI50.1%的股份。吉林吉恩镍业公司分别收购加拿大3个镍矿项目和澳大利亚1家公司的镍钴项目。金川集团与加拿大矿山企业TiominResource签署投资协议。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收购了赞比亚一大型铜矿、吉尔吉斯斯坦一大型金矿。
八、进口大幅度增加,初级产品出口下降。2009年进口未锻轧铜323.8万吨、未锻轧铝173.94万吨,同比增长115.2%和5.7倍。进口未锻轧铅20.41万吨、未锻轧锌80.29万吨,同比增长2.4倍和1.43倍。进口铜、铅、锌精矿(实物量)613.2万吨、160万吨和385万吨,同比增长18.2%、11.3%、61.49%。氧化铝进口514万吨,增长12.1%。2009年出口未锻轧铜、锻轧铝7.31万吨、31.02万吨,同比下降24.1%和63.1%。
2009年有色金属行业呈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电解铝产能过剩形势比较严峻,目前电解铝产能已达到2000万吨左右,超过需求700万吨左右。二是结构不合理矛盾依然突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三是有色金属行业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加强监督检查,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快增长。二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发高精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满足各领域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为后危机经济时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推动落实稳定生产和出口政策,继续推进直购电试点工作。四是制定和完善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工作,及时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五是加大兼并重组的协调力度,出台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消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障碍,减轻企业重组负担。六是积极推动矿产资源开采、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