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价格线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敏感的要素,其背后是市场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因而,价格的每一次涨涨落落无不牵动各方的神经,而所谓的市场竞争,也大多是围绕“价格”来展开。在一片“涨”声中,中国走完了危机四伏的2009。
进入2010年,价格将更加引人关注:2009年的流动性泛滥后通胀会否重来;水、电、煤、油、蔬菜、粮食等一系列民生用品齐齐涨价,物价水平将走向何方;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价格战如何继续;饱受诟病的燃油价格,能否拂去其身上的重重迷雾;铁矿石等资源型产品定价权如何交锋……
2010年的经济图景,正是在一轮轮的价格鏖战中谱写。
铁矿石谈判:穿越价格火线
高调过后是异常的低调。经历了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惨败,中国钢铁企业矢志要把2010年的谈判围在重重铁幕之中。
2010年2月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新闻发布会上,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首次确认,“铁矿石价格谈判正在进行。”但拒绝就相关信息作进一步披露。
谈判进展到何种程度?今年中方的底牌又是什么?一切都不明朗。罗冰生仅在回答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是中钢协在组织协调,宝钢代表中国钢铁行业出面谈判,“谈判模式没有改变。”
谈判终于开始
罗冰生称,铁矿石谈判是企业间的商业行为,按照国际惯例,谈判双方要严格保密,“所以不能介绍谈判的具体情况,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正在进行谈判。”
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中方今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形成统一的中国价格,“我们也在争取,能不能争取得来现在不好说。”
吴溪淳指出,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库存增加,去年三大矿山的主要策略是尽力稳住长协矿价格,同时在把现货矿用低廉的价格卖给中国中小钢铁企业,而今年,外方转而欲在长协矿的供货数量上尽量控制。
有媒体报道,力拓已与日韩完成首轮谈判,矿商方面要求2010年铁矿石长协价格在2009年的基础上涨价40%左右,而对于中方的谈判,媒体报道说2010年度谈判结果有望在4月1日前达成。
中钢协没有回应上述说法。中钢协仅仅预计,今年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可能上涨,并带动国产矿的价格上升,这将导致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2009年,中国共进口铁矿石6.27亿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亿吨,增长41.5%,对外依存度在62%左右,但有8600万吨是属于过剩进口。
2009年中钢协一直高调宣称要谈出铁矿石价格的中国模式,尴尬的是大多数中国钢铁企业依然跟随了日韩降价33%的首发价。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基本面的好转,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重回涨势已经是定论,现在摆在中方谈判代表面前的难题,究竟能接受涨多少。
整饬国内秩序
国际三大矿业巨头正在运用娴熟的谈判技巧逼中国钢铁企业就范。对于今年的价格谈判,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提醒外界注意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垄断问题,实际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战略合作是不利的。
稍早前,力拓委任鲍谊安(IanBauert)为力拓中国总裁。这也是力拓首次在中国区市场设置总裁。分析人士指出,这个举动也可以看出力拓方面对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重视,以及尽快修复因为铁矿石谈判和胡士泰一案造成双方紧张关系的迫切心情。
据悉,胡士泰一案已经移交上海检察院,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检方将在春节过后决定是否对“胡士泰案”提起诉讼,但是显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此一来,该案将伴随着今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同时进行,至于它们未来是否会相互影响,目前外界无法判断。
而对于外围因素的潜在影响,中国钢铁企业似乎更加关注内部整顿。罗冰生指出,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混乱给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他强调国内要做好规范进口铁矿石的相关工作:积极推进进口铁矿石在中国市场实行统一价格;解决中小企业和没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铁企业得到铁矿石的问题;对现有有权进口铁矿石的企业的资质门槛要提高,相应减少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进口铁矿石实行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目前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
中国目前有资质进口铁矿石的企业有100多家,而按照中钢协的目标,是要大幅缩减这个数字,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未来拥有进口权利的企业可能减少至20家甚至10家。业界预期,进口资质的调整有望在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前完成,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今年新谈出的统一价格。
另一方面,吴溪淳也指出,中国钢铁面临的问题其实说到底是行业集中度问题,日韩钢企每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都是一个声音,执行价格也是统一的,但是中国就没办法做到,所以中国钢铁行业需要加快行业整合。但由政府推动的钢铁企业重组具有局限性,“应以市场行为为主,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特性,同时发挥现有大钢铁集团的综合优势,打破地区限制,推动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LED电视硝烟渐浓
随着彩电企业热推LED背光模组替代CCFL背光模组,LED电视的成本迅速下降,LED背光模组的价格下跌幅度已超100%。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不少国内外家电品牌纷纷在产业链上积极布局,LED电视价格已逼近普通液晶产品。
临近春节,记者在广州各大家电卖场看到,诸多国内外品牌都在大力降价促销,部分外资品牌42英寸LED电视价格降幅在20%以上,国产同尺寸产品价格已跌破9000元大关,降幅近30%。
导致LED电视价格战硝烟渐浓的主要原因,是LED背光模组价格的迅速下降。根据Displaysearch的调查报告,2008年第四季度40英寸LED背光模组的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而今年1月份其价格已经下降到436美元,降幅超过100%。与同尺寸普通液晶模组的价差100美元,预计到2010年底,双方的价差或将降到20美元以内。
对国内彩电企业来说,与之前在液晶电视领域因“缺芯少屏”而受制于外相似,目前国内LED电视厂商也受制于产业链上游的外资LD背光模组企业
随着将来LED背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将继续降低。
去年底,海信电器(600060)增发所募集资金除了计划扩建5条液晶模组生产线之外,还要为之配套建设5条背光模组生产线,全部采用LED背光源技术。
创维在三年前就开始布局LED,现在实现了37英寸以下的模组全部自产。创维集团执行董事杨东文指出,最现实的还是LED背光液晶电视,3-5年内会集中资源把LED电视做好,预估该公司2010年生产的LED电视总量将在200万台。另外,LED产业链的上游、封装、芯片设计和外延片部分也会介入,以确保供应链的完整,但介入的方式还没有确定。
康佳集团副总裁穆刚早前表示,康佳自筹资金兴建的5条LED生产线将于今年3月份投产,而随着自主产能的增加,康佳LED电视价格有望下调近30%。
奥维咨询总经理喻亮星认为,随着LED电视上市量增大,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原材料、生产成本等有望进一步降低,整体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高端白酒的“价格追逐”
随着春节来临,高端白酒销售进入黄金期,白酒巨头们终于按捺不住,提价暗潮终于变成价格波涛。
继泸州老窖(000568)通过控货方式将国窖1573批发价每瓶提升50元后,高端白酒的“带头大哥”茅台也祭起的提价大旗,平均上调幅度为13%,五粮液(000858)白酒的出厂价每瓶也随之上调了50-60元,高端年份酒更是涨势惊人,53?的30年茅台每瓶涨价近1000元。
宏观层面看,随着经济稳步恢复,白酒行业景气明显回升,产量增速自2009年1月开始震荡上行,1-11月累计增速达22.2%,累计销售收入1858.10亿元,同比增长30.46%。
微观层面,由于春节临近,高端白酒库存少,春节渠道备货效应开始体现,加上强烈的提价预期和酒厂控量政策,渠道价格环比提升。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跟人们的总体消费水平上升和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高端酒正由日常消费品向奢侈品过渡。
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高端白酒零售价格不断高涨,已经产生了市场泡沫。
国信证券预计,未来10年仅仅茅台一家的可销量会以每年2000吨的速度增长。在产量激增而市场扩容有限的情况下,涨价将进一步吹大高端白酒市场的泡沫。
近年来,三大洋酒品牌平均年增长在30%,无醇啤酒也在蚕食白酒的市场份额。
酒水行业专家郭野认为,价格本身是中国高档白酒的优势,但是在价格持续走高的现状下,消费者会感觉洋酒更具有价值感。高端白酒在价格上混战不休,可能会给目前势头正猛的洋酒让出市场空间。
另外,洋酒巨头轩尼诗等也开始打造“中国白酒奢侈品”,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目前已不应再只跟国内品牌看齐,而应该考虑同档次洋酒的潜在威胁。
油价迷雾:透明还是模糊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一年来,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自认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成品油价格改革似乎已经走出混沌状态。可是现实往往跟政策制定者最初设想的结果并不一样,甚至有时候会南辕北辙。
国家发改委官员在1月底已经表态,目前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仅是试行办法,2010年要对定价机制实行微调。目前还看不到这种“微调”出手的时机和力度,至于方向上是否会改变,外界更不敢抱有希望。
2008年12月,根据国务院的批准,中国开始执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被评论为“暗箱”操作了几个月后,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方案。
整个2009年,中国政府依照新的定价机制总共对成品油进行了8次调价,是为“5上3下”,在国家发改委的计算中,新的定价机制是为全社会节约了400亿元。而从总体累积的结果看,油价依然在上涨,汽油上调了1520元,柴油上调了1390元,涨幅均在27%。
于是,在排队加油的同时,汽车车主们对油价的指责和抱怨依旧。而另一方面,新的定价机制也招来了业界的不和谐举动。一个怪异的现象是,每到22个工作日过后的调价窗口期,专家教授分析师们都可以预期到调价的幅度,大小贸易商就大量买进或者清仓成品油,从而投机赚钱。
定价机制是否过于透明?22个工作日的规定太死板,跟不上国际油价变化的节奏?
有消息说中石油和中石化曾上书政府,希望“模糊”成品油定价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透明与模糊,油价令人困惑。也许,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油价是行政命令制造的,只要政府的干预始终存在,中国油价就不可能真正反映价值规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价格的计算模式已历经多次调整,却始终缺乏一个市场能完全接受的方案,尤其是前几年国内经济面临通胀风险,决策部门顾此失彼,可以说先前的定价模式已经完全不起作用。
2008年国际油价曾经疯狂地上涨到历史最高位每桶147美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终于彻底刺激了政府部门,于是在2008年12月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国际油价跌到每桶40美元时,赶紧抛出了新的定价机制。
如今新的定价机制同样存在缺陷,这让决策部门何去何从?
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单单是一种产品的价格高低调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大国,成品油消费量也是首次超过了2亿吨,未来这种需求激增的局面肯定还会持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快控制石油的消费量,把对能源需求主要引导到新能源领域,这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选择。
在业界看来,即便是在事关国家命脉的上游领域保持国有企业垄断,在炼化仓储等下游环节,政府对社会资本的开发力度还不够,也导致零售终端始终把控在国有石油巨头手里,消费者也难以享受到竞争制造的价格,所以说市场化价格仍然是摆脱油价困境的最好手段。
专家们也指出,在目前能源市场依然处在垄断的格局下,单纯从放开价格管制入手的市场化改革是不彻底的,一旦放开,能源价格将由行政定价转化为垄断定价。因此,首先要实现市场利益竞争主体多元化,允许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而不再是此起彼伏地上演“国进民退”的整合大戏。
3G价格战不可避免
经过2009年的起步,2010年将是国内3G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的一年。随着运营商网络覆盖基本完成,2010年的3G价格战已不可避免。
2010年的3G竞争不再是技术之争,而是市场之争。从目前三大运营商发布的2010年3G用户目标来看,一场新三国战即将打响。
中移动希望2010年发展TD-SCDMA用户3000万户,按2009底中移动TD用户500万这一数字来看,中移动需要在2010年以5倍速度发展。
中电信今年的目标是用户数突破1个亿,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为此,中电信今年必须实现约2000万的CDMA用户增量。
中联通虽然没有公开讲自己2010年的3G用户目标,但从2009年的发展态势上来看,中联通仍希望每月有近200万的新增用户数。
三大运营商都目标高远,但分析机构的预测并不乐观,据埃森哲预计,2010年国内3G用户增长为4800万,可能只有三家运营商设想的3G用户数之和的一半。
3G用户争夺战,事实上在2009年年末已经开始进入攻坚阶段。相比于之前的3G上网优惠套餐之类的优惠降价手段,这一次“送宽带、送手机”已成为新一轮价格战的主要内容。
2009年12月,中电信推出“装宽带送3G手机,买3G手机送宽带”的联合捆绑销售策略和每月赠送最少200分钟通话时间的全家e9套餐,大力发展3G用户。
中联通则联合渠道商以更优惠的价格,推出816元装宽带附带赠送“沃”3G手机优惠。中移动开展“高额补贴推OPhone”活动,用户月承诺208元话费即可0元购得3G版联想手机一台。
“仅春节期间的3G放号任务量,就是去年春节的两倍,每位市场人员的任务都很重。”据中联通西部地区的一位市场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伤了别人,也减少了自己的收益。三大运营商在公开场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价格战还是不打为好。
甚至在去年初3G牌照发放不久,三大运营商在3G业务竞争之初结成过“价格联盟”。但竞争的压力,让所谓的“联盟”很快分崩离析。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运营商一面不得已应对价格战,一面也在积极想办法摆脱低层次价格竞争。
去年11月2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电信家庭客户事业部张新认为,为了避免行业中的价格战,中电信将明确自己的高端主打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从价格战中脱身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月的香港GSMA大会上,中移动总裁王建宙称,中移动继续通过压缩运维成本,提高利润,而不准备针对其他运营商打价格战。
分析人士指出,在背负巨大盈利压力的情况下,如果在高端3G市场出现价格战,对运营商并非利好。甚至有投行称,如果出现价格战,运营商投资的吸引力将远不如互联网企业。
同质化竞争必然导致三败俱伤,三大运营商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差异化战略,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从简单复制模式向独特商业模式转变,从企业间的竞争向价值链竞争转变,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应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实现终端突破,并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一个3G价值链生态系统。
2010年,三大运营商势必在3G市场掀起更大的价格战。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成熟之际,运营商将进一步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竞争策略,价格战不可避免,但这将是一场高层次的价格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