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无疑是极不平凡的一周,将来回过头看,钢铁行业产业转型路线图中的一些关键条线,或许就是在这几天画出的。
2月24日,国务院提出了推动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六项措施,其中重申严控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总量;再度强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同时,提出建立钢铁行业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
同一天,艰难推进中的山钢集团重组工作迈出实质性一步。在停牌3个多月之后,济南钢铁(600022)、莱钢股份(600102)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重组完成后,济南钢铁将成为山东钢铁集团下的唯一钢铁主业上市平台。颇具戏剧性的是,在此消息影响下,当天A股市场上济南钢铁走出了从跌停到涨停的罕见“蹦极”式行情。
几乎与此同时,23日,宝钢集团与江苏沙钢集团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协议。数据显示,宝钢去年产量4457万吨,同期沙钢产量为2640万吨,分别列国内钢铁企业产量排名的第一位和第五位。根据协议,宝钢将向沙钢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沙钢的优势则是市场竞争体制下形成的灵活管理机制和成本控制方法。尽管双方此次签订的仅仅是意向协议,但分析人士称,这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中不同合作方式的有益探索,双方的战略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升行业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此外,24日,消息人士透露,宝钢集团已经对两家知名欧洲不锈钢生产商进行了初步调研,并为与其中任意一家的合作或收购准备了50亿至100亿欧元的预算。这表明,宝钢在国内合纵连横的同时,更悄然祭起“出海”大旗。
无论是政策层面的,还是行业层面的,这样几则消息的密集出现,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均意义深远: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全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可望提速
抑制产能过剩,提高产业集中度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过,从其实施一年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产能过剩仍然存在,且行业出现增产减收现象。来自行业协会方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钢协重点监测的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钢产量增加4204万吨,增长10%;但实现工业总产值却同比下降12.75%,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10%,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43%。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仍然不够。2009年河北钢铁(000709)、宝钢、武钢、鞍本、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尚远。
武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崎琳认为,钢铁行业增产不增收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矛盾密切相关。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山钢、宝钢等行业龙头才不断加快兼并重组动作。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管理层在重申“控制产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时,又一次点了钢铁行业的名。
钢铁行业落后产能退出将与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举,“绿色指标”将在其中发挥作用
24日,在推动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六项措施中,国务院特别提出要建立钢铁行业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对此,格兰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通过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环保节能标准审批,行政管理审批新建项目用地,贷款发放等形式,有助于堵住重复建设、低端产能形成的入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度。
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速的过程中,龙头公司获得空前机遇,行业“航母”将逐渐浮出水面
从钢铁业的整合目标来看,到2011年,全国力争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同时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至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在此过程中,伴随着行业洗牌,宝钢、武钢等龙头企业无疑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