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储运部抓住储存、中转、原油收发三大环节降低储运损耗,与两年前相比,每年节能2万吨标油,减少储运损失6600吨成品油,降低原油途耗1500吨
最近,上海石化储运部新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欣慰:上半年,储运能耗降至0.99千克标油/吨,储运损失降至0.076%,原油途耗降至0.11%。自2008年初开始采取措施整治储运损耗以来,已节约人民币约1.1亿元。
储运部掌管着上海石化所有液态产品的储存、中转和原油收发。每一个储运环节,管理一紧一松之间,都有万千经济效益的差异。
2008年初,该部领导班子给全体员工算了一笔账:3千克标油/吨的储运能耗,按企业年加工1000万吨原油计算,就耗能3万吨标油;储运损失率0.25%,企业年产销400万吨成品油,损失达1万吨;原油途耗0.16%,按当年自行采购原油300万吨计,就损失4800吨原油。这些损耗流失的都是经济效益。心痛之余,储运部干部职工达成共识:“要像母亲操持孩子的生活一样,用心操持好储运工作。”
降能耗,就得做足细节
储运部领导班子确定了年内能耗降到1.5千克标油/吨的目标。个别干部也有畏难情绪:“我们车间去年能耗快到4千克标油了,打死我们也降不了那么多!”经理金文敏拍了桌子:“还没做就推三阻四,怎么就知道做不到?”于是,大大小小的干部全下到车间,开展调查、排摸,装置现场管理状况令人愕然:
现场跑冒滴漏,蒸汽从管线上的砂眼中喷射出来,1个砂眼喷射几天,就是上万元的能源浪费;有个油罐应该用3公斤压力蒸汽伴热,却用了13公斤;有条管线吹扫,没有计划和测算,竟让蒸汽、氮气吹过夜。
而这一切症结在于管理粗放。改掉这些陋习,能耗指标不就降下来了吗?大家眼前一亮。
耗能大户二车间更是劲头十足,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车间74只油罐的现场巡检,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消灭泄漏点;优化运行,科学合理地开停压缩机,一台压缩机停一天,就能节电1万千瓦时。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班组,各班组深挖潜力节水节电,他们还建议利用消火栓放水时开展班组消防演习,节省了正常演练时的消防水排放。2009年底,二车间能耗指标骤降到1.5千克标油/吨,今年上半年降到1千克标油/吨。
计量,就得严把关口
储运损失主要集中在出厂损失上。以前受条件限制,计量都依靠地磅,在称重过程中,无法做到实时受控,事后可追溯性差。2008年,该部实施了以质量流量计为主的计量改造,油品公路灌装出厂损耗率从2005年的0.75%降到0.05%,栈桥出厂损耗率从2005年的0.61%降到0.13%,航煤码头出厂损耗率由2008年的0.62%降到0.13%。
他们还研究出更为合理的装车方式。比如灌装丁二烯产品以前都是产品液相从罐底进、气相从罐顶出,损失率在1%;去年下半年,3号灌装站研究出了“闷装”方式,严禁放空,几乎消除了灌装损失。
收舱,就得收干刮尽
前些年,储运部收舱后的二程途耗约在0.16%,即一艘5万吨油轮,原油卸船损失为80吨。
2008年,他们在浙江陈山码头专门成立了收舱组,挑选有责任心的骨干担任收舱员。一次,收舱员发现一艘油轮有厚厚一层以前沉淀下来的老油底,就和船长、大副软磨硬缠,终于被允许用油轮上的喷射泵,将油底刮下了8厘米。
他们还通过运行优化降损耗。原油从陈山码头输送到生产装置需要伴热,原来有5台重油加热炉为管道供热,运行成本很高。如今,该码头24小时监测原油温度,达到输送要求,就有选择地停运炉子,现在平均有3台炉保持运行即可;他们还用低价乙焦燃料替代高价的重油做加热炉燃料,节省了大笔燃油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