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掐住油源“命门”的山东地炼企业,近日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山东省政府与中石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油气管网、炼油、成品油销售网络、城市燃气以及包括港口和码头在内的油气储运项目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同时,中石油旗下的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也与山东最大的地方炼油企业东明石化签署了合作协议,除执行之前确定的共同修建从日照港至东明的原油输送管道外,中石油还将向东明石化供应原油,加强双方的合作。
日照至东明的原油管道2011年工程投产后,每年可为山东地炼企业输送原油上千万吨。不仅如此,业内专家表示,这项工程对于改变山东区域经济格局,促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双方合作有条不紊
2009年8月14日,日照至东明原油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在北京通过审查,并且在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此条输油管线耗资20亿元,总线路长462公里,预计2011年6月建成投产。时隔一年之后,2010年8月2日,中国石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就中国石油燃料油公司向东明石化供应原油一事签署协议。至此,中石油与东明石化的合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日照至东明原油管道东起日照岚山港,止于东明石化,管道沿途经日照、临沂、济宁、菏泽四市,线路总长度达462公里,工程总投资在20亿元左右,由中石油管道局华油工建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中标修建,依照规划“日东”管道设计管径为711和610毫米,设计压力8.0兆帕。除日照港首站和东明石化末站外,管线中途还将兴建5座中间热泵站,以及20座截断阀室。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 2011年6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大到2000万吨/年,开工日期待定。
消除油源供给“瓶颈”制约
目前,山东省境内拥有地方炼油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500万吨,占全国地炼企业的50%。而这其中的领跑者东明石化,其年加工原油能力就达到500万吨。
卓创资讯分析师唐军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日东’输油管线将主要运输中东地区的进口原油,目前山东地炼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油源问题。在饱受缺油之苦后,‘日东’管线的建成,一方面很好地缓解了山东地炼‘无米巧妇’的尴尬,也在另一方面消除了东明石化油源供给‘瓶颈’制约。”
目前国家对于原油进口资质有严格的限制,山东地炼一般不具备这种资质,造成山东地炼企业原料供应面存在很大问题,山东地炼目前只能享受国家79.3万吨/年原油配额,仅能满足全部需要的20%,造成目前山东地炼开工率明显偏低。据卓创资讯统计,山东地炼在2009年开工率不足40%。
据了解,目前山东地炼加工的原油有以下几个途径获得:一是国家给予山东地炼79.3万吨/年原油配额;二是来自新疆及辽河油田生产的稠油,因为这种油品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两大集团都不愿意加工,山东地炼加工稠油实属无奈之举;三是中石化及中石油与山东地炼的委托代加工业务;四是用燃料油代替原油,目前俄罗斯M100燃料油因出油率高备受山东地炼青睐,但燃料油毕竟属于原油常减压后的渣油,出油率相比较原油至少有15%左右的差距,所以山东地炼用燃料油代替原油加工已成刚性需求。
唐军对记者表示,长远来看,“日东”输油管线的建成,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东地炼油源问题,但在目前国家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下,山东地炼未来的发展仍将受到新的问题制约。中石油与东明石化的原油输送管线的合作,或将成为山东地炼发生格局变化的实质表现,而山东地炼目前产业的发展优势,也有可能成为“国字头”企业的力量补充。
加速山东地炼整体发展
唐军对记者表示,按照工程计划,2011年竣工投产后,可为山东地炼企业每年输送原油上千万吨。日东输油管道的修建,将大大缓解地炼企业的油源供应紧张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