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0年电煤谈判落定电煤每吨普涨30-50元
在发改委公布的产运需衔接会大限到来之后,据煤炭运销协会对外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15日0时,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已经16亿吨,加上神华集团、中煤集团这两家央企的煤炭合同量,预计今年煤炭合同汇总量已达17.2亿吨以上,超过国家发改委此前的产运需衔接框架方案目标8亿吨。
国内主要煤矿企业和电力企业已就2010年电煤供应合同价达成协议,较2009年上调约30元/吨至50元/吨。
相比去年直到9月底煤电企业双方才敲定合同煤价格,今年的合同录入量让外界大跌眼镜。中国煤炭市场网的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电厂超额签订合同,是想首先保障运力。
2009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2010年度以后,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煤电双方即日起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
该研究员还表示,目前公布的重点电煤合同汇总录入量与实际合同签订量有相当大的差距。实际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清楚。
发电企业成本再度上升电价有上调压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彻底退出煤电谈判。过渡期内,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调整发电企业煤价上涨比例,由煤电联动最高上限,适当控制涨幅。
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在18日在京举行的电监会年度工作会议上说,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回升向好,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稳步增长。按照中央确定的经济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预计全年用电量将增长7%,达到3.9万亿千瓦时。
据了解,今年全国电煤需求在16亿吨左右,而价格较低、运费便宜的重点电煤仅占不到50%的比例。目前,市场电煤的价格已经从去年年中的每吨500多元攀升到800元至1000元,发电成本全面上涨将让电力企业再度面临整体亏损的风险。中国煤炭市场网专家李朝林认为,由于今年煤价上涨几成定局,煤价上涨将使电厂的购煤成本上升,国内应该通过调整电价加以抵消,消除电荒隐忧,预计下半年政府有望再调电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王旭东18日还表示,今年将着力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扩大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分析电力“短缺”背后是价格博弈
在告别计划经济几十年之后,电力“短缺”再度在2009年末到2010年初上演。
受近期极端天气影响,国内电力供应缺口较大,部分省区被迫采取限电措施,有的地方出现拉闸限电。据国家电网数据显示,湖北、重庆、山东、山西等8个电网已采取限电措施,在国网营业范围内共限负荷1655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统计数据显示,1月初,湖北、重庆电网发生拉闸限电,最大拉限电力分别为292.7、87万千瓦。为了缓解华中地区的缺电危机,华北、西北紧急送电
由于2009年冬季雨量减少,水电严重不足,火电便成为了整个华中地区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据华中电网提供的数据,去年12月份,华中电网全网统调电厂电煤库存从月初的1137万吨降至月末的868万吨,一个月降低了23.66%。
华中电网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多个省份同时出现缺煤停机局面,华中六省(市)用电已全面告急。”
“短缺”背后煤电“顶牛”不止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冬季气温下降都会发生电荒煤荒的现象,主要是气候原因。今年寒潮提前,范围广时间长,一方面由降温引起的供暖需求大幅上升导致供求矛盾加深,电力超负荷。
同时,恶劣的天气加剧了煤炭运输难度,原本承担部分运输功能的公路和海运均遭遇困难,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产生运输瓶颈问题。从我国电力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火电力占全国电力总量的70%,水电等其他能源产电不足,导致电力对电煤的依赖性很大。
不过,该专家的观点受到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的质疑。“为什么年年都有电荒,但就是无法避免呢?目前的电荒实际上就是煤荒,电厂事先完全可以预料到冬季这一轮用煤高峰,多存一些煤不就行了吗?”林伯强说。
林伯强认为,电荒根本就不是什么突发事件,不应该等到出现煤荒才想起来抢运电煤,而应该让电厂早做准备,在用煤高峰期来临前就多储备。
在电监会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王旭东认为,今年国家将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西部、北部大型煤电、水电、风电和中东部地区核电等能源基地建设,同时将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加大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这些都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电力发展环境总体是有利的。”但王旭东强调,今年电力发展也面临新挑战,电力供需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而外界分析,所谓的供需矛盾,更准确地说是价格博弈。自国家发改委表态,正式放开煤炭价格之后,在煤电价格谈判中,电力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因为煤炭价格上涨而电价未能上调,造成电力企业亏损严重,电厂不愿意存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透露,“根据现在库存,电力企业最高可存20天煤炭量,但实际上现在电厂存煤量只有不到15天。”
解决“短缺”仍需理顺机制
电煤双方争持不下,很多人认为根在“垄断”。华北电力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供应问题远非一个单传的价格问题,还包括体制、市场等多方制约。但就能源产业本身来说,它具有公共属性,属于公共事业,不能完全市场化。
“把这种现象简单归纳为产业垄断是没有道理的判断。能源产业涉及到环境资源、公共利益保障、安全问题等诸多方面,必须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可以逐步将煤电关系捋顺。需要在市场化的总方向下,逐步、逐层、逐个阶段地进行协调。”
他认为,未来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价格体制上需要改革,建立煤电联动的机制。两者齐涨齐降;另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囤煤,地方政府可以予以财政或者政策上的支持,积极参与进去。”
电监会主席王旭东表示,目前电煤供应难的原因在于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煤电矛盾以及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加之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