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见图)撰文指出,通胀数字显示美国经济或超预期反弹,估计今年中国全年出口增长或达到30%,大大高于当前市场平均预测的15%,这对中国经济会生成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包括经济过热、通胀加快等问题,决策层应予关注,及时调整政策。
通胀来自制造业产品涨价
马骏认为,出口大幅度反弹将加大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中国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已达到10.7%,今年首季估计接近12%,明显过热。虽然由于基数效应,二季度会下行,但如果出口大幅上扬,经济可能会在过热区间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出口增长上行7个百分点,会提高GDP增速1个百分点,所以不能低估经济过热状态在二季度后持续下去的可能性。
其次,制造业产品涨价可能在二月份以后替换食品成为通胀的主要推动力。从08年中到09年中,由于出口大幅度萎缩,中国出口价格(以人民币或美元计价)下降约10%。到今年中出口量将创历史新高,出口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将回升到两年前的水平,出口品价格也将明显上升,该行称在企业调查已经发现此趋势。近期的PPI和PMI指数中投入品价格指数的快速上升也表明,成本推动型的制造业产品价格上涨趋势正在形成。
人民币汇率压力将续加大
第三是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国际压力将加大。倘GDP增速达12%,而出口增速也到35-40%时,中国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将面临更大的国际政治和舆论的压力。发展中国家将更多地抱怨中国通过汇率政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将更多地采用贸易制裁等手段对付中国;国际舆论也将重新出现“中国再次制造国际经济不平衡”的指责。而贸易盈余加大,将导致外储继续高速增长,加大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和中央银行对冲的难度和成本。
他建议,应及时将宏观政策的基调由“宽松”调整为“中性”或“审慎”,有利于监管部门名正言顺地执行宏观调控措施,减少政策干扰和执行中的阻力,提高调控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CPI同比增速达到2.25%之前,应该上调利率;以及及时恢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适当抑制出口增长过猛的势头,避免在国际上的被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