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2010年四川GDP可能超过1.6万亿元,增长10%以上
四川解盘
盛毅观点
1、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渐复苏,金融危机前已经形成的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今年将再次升温。
2、在农产品供给能力较强、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平稳、温和上涨有利于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活跃。
新的一年四川经济是平稳度过,艰难前行,还是惊喜连连?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盛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2010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0%以上增幅完全有保证,GDP有可能超过1.6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有望继续上升。
预测:2010年有利因素很多
记者:2010年四川经济的宏观趋势如何?
盛毅:我对宏观趋势的基本判断是: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促进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局部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体复苏格局。前期各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还会在2010年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会高于2009年,不排除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比预计的更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的基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确立了“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并将保持经济增长的着力重点放在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上,明确了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要注重优化结构。
记者:具体有哪些有利因素呢?
盛毅:促进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有利于增强我省投资对工业的拉动作用,2010年全省工业仍将继续向好发展。与此同时,生产和建设投资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相关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趋势增强。今年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将继续全力推进,我省投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刺激居民消费政策的延续以及居民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有助于刺激消费进一步扩大。在农产品供给能力较强、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平稳、温和上涨有利于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今年消费市场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期待:成渝经济区将成国家战略
记者: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否是2010年四川经济最大的期待?
盛毅:成渝经济区范围主要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一旦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四川来说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预计今年年初就将出台。
记者:四川有哪些机会?
盛毅:今年四川的机会很多,承接产业转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机会。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逐渐复苏,企业的投资信心增强,金融危机前已经形成的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今年将再次升温。尤其是许多以出口为主的一般加工制造企业,在成本上升和市场变化后,开始重新寻找低成本生产区和布局消费市场,四川因为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战略地位,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将更多。
记者:2010年您看好哪些行业的发展?
盛毅:我看好重大装备制造、水电、旅游、生物医药、新材料、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需求回升,产业结构升级,我省的优势行业有很多发展机会,围绕大力改善民生、优化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等要求,今年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而且将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上述这些行业都面临更多新产品开发的市场机会。
支招:投资增长仍是主要动力
记者:2010年四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盛毅:近来宏观调控措施频频出台,抑制通胀,货币政策也面临调整,企业的在建项目将存在资金压力。这些措施可能对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产生微妙的影响。这需要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另外,去年因为扩大内需的需要,有些项目上得比较急,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今年应该在优化结构上下更多的工夫。
记者:请您为今年四川经济支招,提一些建议。
盛毅:我的主要建议有六个方面:一是继续将促进投资增长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抓好交通、城镇、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抓好产业投资和民生工程投资,尤其要根据工业化与城镇化进入到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投资的比重。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推动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支持居民消费的金融信贷品种。在对房地产等市场进行调控时,注意保持市场的稳定增长和相对活跃。继续实施家电、汽车等商品下乡政策。
第三,将全省产业布局调整作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中心城市将已经不适合发展的产业向县区转移,同时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产业的进入,逐步形成省内产业梯度发展和合理分工的新格局。 第四,大力支持成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其利用西部交通主枢纽建设和三中心载体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为成都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向西部拓展创造条件。
第五,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抓好东部地区各类企业的引进,推动我省各地区与沿海产业密集地区间的联系。
最后,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走向的分析研究,高度关注各种新出现的情况,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将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注意将今年的经济发展与“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考虑,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