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从老一代劳模绞尽脑汁改进工具,到自主设计的现代化生产线打入市场。在新中国最早恢复生产的鞍钢集团,很多历程都折射了中国钢铁业变迁的轨迹。
3月22日,鞍钢集团隆重召开“鞍钢宪法”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重温企业创新和发展历史。
50年过去了,“鞍钢宪法”就像一面旗帜,指引鞍钢成长进步。其核心内容之一的开展技术创新,更是伴随了我国钢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建国初鞍钢的铁、钢、材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一时期,广大职工面对千疮百孔的高炉,开展技术革新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王崇伦发明了“万能工具胎”,张明山改造了精轧机“反围盘”,李绍奎创新“快速炼钢法”……一批新技术使鞍钢生产迅速走上正轨。
在随后的大规模建设时期,鞍钢依靠技术革新相继建成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三大工程”,开创了我国冶金建设史上新的一页。此后,“全国支援鞍钢”变为“鞍钢支援全国”,鞍钢先后派出5万名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在近百座钢厂屡建功勋。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鞍钢立足自主创新,探索出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新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生产、消费进入高速增长期。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钢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以后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而日益过剩的钢铁产业,此时也被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视野。鞍钢顺势而动,努力追求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开始了由做大到做强的变革。
而今,鞍钢主要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结构调整,“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已占总产量的70%以上,高速重轨、轿车面板、高强度钢等一批优质品种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由鞍钢自主创新设计、集成的钢铁生产线,已经应用于鞍钢西区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济南钢铁集团扩建项目等,彻底改写了中国大型冶金装备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2008年,鞍钢被评选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鞍钢总经理张晓刚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鞍钢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技术革新,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鞍钢宪法”的精神一脉相承,始终未变。面对竞争日益加剧,鞍钢立志从世界冶金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这是中国钢厂进军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