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重钢科技大会上获悉,该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欲建成国内最大船舶用钢生产基地,创建长江上游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2009年,国家工信部在《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意见》中将重钢定位为:长江上游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围绕这一指导思想,重钢董事长董林用“坚定不移地打造船舶用钢精品生产基地”的战略思考,对该企业“十二五”发展进行导航。
据介绍,重钢船板的产品规模优势逐步显现。2008年重钢船板产量100万吨,全国第11位。2009年船板全行业产量下降24%,而处于环保搬迁中的重钢其船板仅下降6%、排名上升了5位。今年由于4100mm宽厚板加入战斗序列,重钢船板产量有望进入行业前三,2011年的目标是争第一。
重钢船板历来具有品种质量优势,这为其定位增添了不少信心。
据资料记载,重钢一直是我国船用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和修订单位,目前拥有330项专利技术和技术机密。长期以来,依靠一套硬件相对落后的2700mm中板轧机,在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下,轧制出国家金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其中被誉为“中国第一板”的造船板,是在全国首家获9国船级社质量认证的拳头产品。2009年重钢用这套轧机轧出的高强度船板占船板总量37.8%,高于全国28%这一平均水平。“这也是逆势下重钢船板产量排名前进5位的原因。”
记者发现,重钢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增加造船板等中板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建筑钢材的产品比重,正是这种成功的结构调整,在金融危机中充分显示其核心竞争力,让重钢始终保持盈利态势。
船用钢除了船板外,还需船用球扁钢和锚链钢等配套产品。重钢按欧洲标准开发的船用球扁钢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7国船级社认证。把工业品做成消费品,为造船客户提供船板、筋板、锚链等船用钢系列配套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客户需求。2009年重钢的球扁钢和锚链钢产销突破30万吨。
董林满怀信心地表示,重钢用非一流的轧机"轧"出了一流的口碑,而刚投产的4100mm这套一流的轧机,将生产出更加完美的船板产品。
年产能180万吨的4100mm宽厚板生产线立足于国产化,应用了多项国内外冶金前沿工艺和多学科广泛共性技术。炼轧界面采用辊道运输,实现钢坯热装热送,650℃以上余热被充分利用,较传统方式节约能源20%以上、增加产能10%左右。加热炉采用步进式蓄热和低氧辐射燃烧技术,氮氧化物排量较传统方式降低50%以上,燃气消耗降低20%以上,1吨钢的余热蒸汽回收可发5吨电,年发电量达900万度。
4100mm宽厚板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重钢核心竞争力的极大增强,巩固重钢宽中厚板的市场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完成重钢从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它与现有2700mm中厚板生产线珠联璧合和将于今年7月投产的1780mm热连轧产品、规格相配套,专用钢板生产比例占中厚钢板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精品船板产量将达到350万吨以上,实现装载量30万吨级以上船舶所需钢板全规格供货,为打造全国最大船舶用钢生产基地奠定基础。在投产半年多时间里,这条新的生产线已经通过了8国船级社的认证。目前该生产线的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订单不断。
在科技大会上,重钢技术中心“船用钢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荣获特等奖,并拿走6万元的奖金。2009年,重钢成功开发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等全新产品,实现产值25.6亿元。全年66件专利获授权,3项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董林认为,产业价值链将是企业下一步更趋激烈的竞争领域。对于重钢如何打造产业价值链,他用了“战略伙伴”、“配送中心”、“深度加工”到“分段制造”四个关键词。当前,重钢靖江现代物流基地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广州产品配送中心项目也正在筹划中。同时还重钢提出“钢铁循环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这些将促成重钢在这方面走向我国钢企的制高点。其靖江基地不仅仅定位于铁矿石中转基地和钢板配送中心等,还将深度参与废船交易、拆船回收等钢铁循环物流业务。用高起点、大手笔打造的靖江物流基地,将逐步显示其威力和优势。
做国内最大船用钢生产基地,地处西南的重钢在生产成本上是否存在很大的劣势呢?对此,董林表示,与沿海地区相比,虽然重钢的铁矿石运入和钢材产品运出费用,每吨钢的成本可能要增加200左右,但西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就地取材”的低成本焦炭可大体抵消上述增加的成本。此外,重钢紧守长江黄金水道,在船钢运输规格方面也没有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