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的涉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虽然起步晚,但认识高、起点高,成效显著。”这是今年国家环保部在对涉锰行业整治的验收时给予崇左市的高度评价。
今年以来,崇左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整治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综合治理,着力加快锰业增长方式转变,有力推动崇左市锰行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综合整治换来锰业生产标杆
近年来,崇左市锰业发展迅猛,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锰业发展的大问题,崇左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督促和帮助企业积极完成环境整治的任务,着力加快锰业增长方式转变。
在整治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到企业调研,并组织涉锰企业及市、县环保局到桂林全州和湖南、贵州、重庆交界的老“锰三角”地区考察;编制了《崇左市锰业发展规划》,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加快对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涉锰行业整治难度大、牵涉面广、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的特点,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把涉锰行业整治列入环保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深入企业开展综合治理活动。大新县仅去年就先后组织6批350多人到矿区指导治理工作。
2009年,全市涉锰行业共投入治理资金近1亿元,8家电解锰企业完成了生产车间的地面防渗、防腐的整治,修建了厂区雨水收集沟、车间污水收集沟、初期雨水收集池、外排废水储存池,建设安装ph、六价铬、氨氮、总锰等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废水处理设施以及渣场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各企业还制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通过整治,各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全市的环境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左江、黑水河、明江全都达到三类水质。大新县、江州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大新硕龙镇还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同时,崇左市还被国家环保部作为推荐点,吸引老“锰三角”地区同行业前来参观。
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
经过综合治理,电解锰企业提高了锰的回收率和水的循环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不少企业业主的观念逐渐转变,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
据了解,中信大锰从2006年以来,已投入近亿元进行环境整治,重点加强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单在废水处理方面,中信大锰就投入2300万完善废水处理系统,采取了清污分离、雨污分流的治理办法,对“清”的部分,冷却水经处理后回用,循环利用率达95%;对“污”的部分,含铬、含锰的废水分别、分级处理后回收利用,使吨产品耗新鲜水量由6吨降至3吨,年节约水15万吨,增加锰金属回收300吨,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60万元。
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新振锰业集团等锰业企业也纷纷加大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着力提升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如今,各锰业企业正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改变过去科技含量低、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拉长产业链,让自己的产品由低端市场走向绿色环保的高端市场。而崇左市,也正沿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路子,打造经济效益高的锰业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