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PI调控目标在3%,‘十二五’期间可以考虑容忍单年CPI调控目标在5%。”9月27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告诉记者。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已到关键时刻,将在下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是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在下一个五年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主基调,这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近我们也在围绕‘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做相关研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容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容忍通货膨胀在适度范围之内,容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祝保良表示。
在他看来,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也可以低至8%,而CPI可以高至5%。
个别年份5%可以容忍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也认为,按照我国现在的实际价格水平,应提升对通胀的“容忍度”,当前将3%作为全年CPI的调控目标,实际上,可以将这个目标提高到5%。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3%也被外界作为判断通胀的警戒线。
“CPI接近于5%我认为是可以容忍的,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CPI在个别年份可能到5%,不表示一定会到5%。”祝宝良解释称。
自去年末以来,国务院和央行多次强调,今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而一旦通胀调控目标提高到5%,意味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十二五’期间可以容忍通货膨胀在3%-5%之间,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明年财政政策还可以是继续积极的。”祝宝良强调,财政政策的投向要发生转变,现在从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转移投入到农村治理、节能减排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上,使民营企业成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重点。
中长期存通胀隐忧
“中国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流动性过度释放的过程,这样大量货币的释放,对未来5年-10年的影响很大,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货币过量释放带给经济的后遗症。这是系统化的问题,不是能够简单解决的问题。”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周金涛说。
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升3.5%,创下今年新高,虽然外界普遍预期三季度将是今年CPI的顶点,但仍引发了市场对加息的担忧。
虽然目前局部经济出现过热,但经过收储和拍卖等调控措施,未来粮食价格上涨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空间;由于工业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在今后三四个月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短期内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长期看通胀仍存隐忧。
央行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重现反弹。
“8月份我国M2达到68.7万亿,而美国目前的M2为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超过美国约10万亿人民币。”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CPI的不确定因素也有很多,其中最应引起注意的是输入型通胀和农产品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