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应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下游用户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对钢铁材料提出的新需求等方面来展开,而不是再单纯研究如何解决工艺装备、产能等问题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迟京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万吨级钢厂的能力,并逐步发展到吸收再创新的阶段,基本上能够完全依靠自主集成、自主创新建设一个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同时,我国钢铁行业基本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建立了30多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已有20多家钢企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此外,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满足了一批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用钢需求:时速350公里、380公里高速钢轨全部可以实现国产;油气输送管线钢X80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通过技术创新,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指标由2005年的0.694吨标煤降至2009年底的0.62吨标煤;我国高炉顶压余压发电机组已超过500台,数量、效果均居世界前列。
“对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迟京东表示,虽然我国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仍存在不少挑战和问题。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钢铁材料提出的更高需求。从产业本身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存在不少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问题。首先,发展模式仍以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而不完全是内涵式的;其次,在技术投入、研发理念、技术服务水平上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我国钢铁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还很难适应节能减排向深层次推进的要求。
迟京东对记者表示,“十二五”期间,要让技术创新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今后的主要增长来源。“我们不仅要将产品卖出去,还要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卖出更高价格。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延长产品的‘不可复制’周期,获取‘领先’价值,以此作为自己企业的主要增长动力,而不是扩大规模。”
近年来,由于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钢铁强企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仍有一些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需要进口。如何替代这些进口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成为摆在我国钢铁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此,迟京东认为,“一是要增加投入,今后的钢铁产业投资体现在技术创新上,科研投入要占很大比重,而不是通过扩大新产能来带动技术进步。二是要完善钢铁产业研发体系,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科学配置技术研发各类资源。三是要加强与用户的技术战略合作,做到‘使用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迟京东还表示,要让技术创新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上发挥更大作用。钢铁企业今后要将节能减排与自己的产品相结合,跟本企业的品牌相结合,增加产品品牌的节能减排内涵。因为用户将来在选择钢铁产品时不只是单纯考虑产品质量、性能,还要看是不是低消耗、少排放的钢铁产品。在这方面,技术创新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