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于10月21日~22日在合肥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等参加了会议。
罗冰生在发言中指出,从当前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存在3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下一步全行业的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钢铁生产总量过高,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罗冰生说,“由于1月~8月钢铁生产总量过高,已经带来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他还认为,供大于求和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今年4月份钢价由升转降,6月~8月粗钢产量降低和近期钢价反弹无力的主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从国内市场粗钢的需求看,今年1月~5月国内市场粗钢表观供应量为2573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946万吨,增长18.11%;6月~8月粗钢表观供应量为1476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34万吨,下降3.49%,由于国内市场连续3个月粗钢需求比上年同期下降,使得6月~8月粗钢生产总量下降。
从库存来看,大中型钢铁企业8月末企业库存下降至980.17万吨,比5月末减少65.1万吨,下降6.23%;全国22个大中城市、5种主要钢材的社会库存4月末达到1082万吨这一最高点,8月末下降到1067万吨,仅减少15万吨,下降1.39%。罗冰生认为,企业和社会钢材库存虽有所下降,但下降的数量和降幅较小,仍处在库存高水平的状态,全社会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还没有根本改变。他预测第四季度全国市场对钢材的需求还将维持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在于钢铁产品出口量的回落。”罗冰生表示。对于来自出口方面的压力,他指出,从当前钢铁产品出口的情况看,今年下半年及第四季度出口总量回落已成定局。
据了解,今年我国7月份钢材、钢坯出口折合粗钢483.18万吨,比6月份环比下降20.03%;8月份出口粗钢299.64万吨,比7月份环比下降37.98%;9月份出口328.21万吨,仍比上半年月平均下降21.86%。
对于出口减少的原因,罗冰生认为,一是从7月15日起国家取消了部分钢材的出口退税,使钢材出口成本上升,限制低附加值钢材出口;二是当前国际钢材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三是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发展,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是受到影响的主要产品之一。
“第三,目前钢企面临着成本上升、钢材价格下降的严峻挑战。”罗冰生说。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而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钢协对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统计显示,在1月~8月企业实际采购成本中,炼焦煤同比上涨28.82%,喷吹煤上涨14.16%,冶金焦上涨14.4%,国产精矿粉上涨29.02%;1月~8月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9.32%,并呈逐月上升状态。
他说,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低位运行和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度压缩。8月份,在7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12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15.58%,亏损额达到10.62亿元。从总体上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的态势。
对于如何应对和解决目前钢铁工业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罗冰生建议:“钢铁工业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控制钢铁生产总量;从行业角度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企业角度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降本增效力度。”
“今年下半年及第四季度是全行业控制生产总量,解决供大于求矛盾的调整阶段。”罗冰生说。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粗钢平均日产为184.68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75亿吨的水平,5月~8月连续4个月粗钢平均日产水平下降,8月份平均日产166.67万吨,比4月份日产减少18.11万吨,下降9.81%。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罗冰生说,“但也应该看到,第二次去库存化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在第二次去库存化目标实现之前,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将处在波动调整的中低价位阶段。”
罗冰生还指出,从行业发展的全局看,当前全行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过去发展中积累的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要解决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就是要加大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而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罗冰生提出要继续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他介绍,钢协组织的对标挖潜活动已开展了11年,参加企业的粗钢产量占会员企业总产量的近80%,企业之间进行成本研究和业务交流,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在当前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开展对标挖潜活动显得更加重要。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并努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跟踪国家有关部门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宏观政策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最佳的经营效益。(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