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近一年之后,中国与三大矿商重回铁矿石谈判桌。昨日(11月1日),记着从中钢协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谈判模式、定价方式、价格等方面仍将是今年谈判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今后铁矿石重新推行长协价格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很难得到筹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季度定价已让中国钢厂苦不堪言,而三大矿商的胃口并不单纯满足于季度定价上。虽然目前掌握的底牌尚无法与三大矿山公司抗衡到底,但中国钢铁企业从未放弃“对内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外加大开拓新矿山”的脚步。
季度定价“逼亏”钢厂
10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新一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展开,但他并未透露谈判内容为年度价格还是季度价格。
“今后每一季度末,新价格将由新季度开始上一个月之前的3个月平均值来自动确定。”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淡水河谷将不再自己宣布定价。
记者了解到,执行季度定价仅是淡水河谷短暂的想法,“季度价不是矿商的目的,三大矿商正努力鼓吹铁矿石定价机制进一步指数化、金融化。”11月1日,河北某铁矿石贸易商告诉记者。
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思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矿山和钢厂是一个上天堂一个下地狱,钢铁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已经严重失衡了,我所了解的一家管理不错的大钢厂今年亏损已达到20多亿元。”
“季度定价,让这个稳定的系统变得不再稳定,钢企受到的冲击将会加大,本已微薄的利润受到了较大威胁。”良运期货钢铁分析师原玮表示,自季度定价实施以来,钢企纷纷接近亏损边缘。
重回长协价几无可能
罗冰生表示,目前的指数定价模式不合理,铁矿石定价机制需要进行重新谈判。
记者从中钢协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谈判模式、定价方式、价格等方面仍将是谈判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而“目前运行的季度定价模式能否回归到长协模式”无疑成为谈判的重点内容。
不过,多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重回长协?不可能了。”国内某大型钢企人士直言,2011年的谈判主动权仍不在中国。
山东某钢厂人士告诉记者,定价模式无所谓好坏,谈判的焦点主要还是双方对钢材需求的判断上。对国内的钢厂来说,关注的重点或许不是采取何种模式,而在于谈出的价格高低。但上述钢企人士也表示,长协低价是最好的方案,但市场关系决定谈判结果。“需求是刚性的,供应方又是垄断的,短期看,谈判依然利空,话语权很难获取。”
原玮认为,今后铁矿石重新推行长协价格的可能性不大。“由于近期三大矿山推行季度铁矿石定价后,又向金融铁矿石靠拢。况且一直以来中国是长协矿的主要进口国,在每年占铁矿石贸易份额80%左右的情况下,中国很难得到筹码。”
谈判筹码尽失?
那么,面对处于资源绝对垄断地位的三大矿商,中国钢企是否筹码尽失?
铁矿石分析师张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唯一的筹码是——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买家,而且我们的进口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4.576亿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153万吨;同期国内铁矿石产量大增,为7.8亿吨,同比增长25.89%。“进口量减少一旦成为趋势,就证明我们的依存度在下降。”张琳表示。
不过,在三大矿商眼里,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减少在短期内并不会对其构成实质影响。淡水河谷表示,公司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铁矿石价格将继续持平于当前现货市场的价格水平,原因是市场普遍预计铁矿石需求将持续强劲。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在今年四季度仍有增加的可能。“部分钢铁企业为满足今冬明春的生产需要,要增加库存,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相应也会增加。国际三大矿山企业降低了2010年第四季度铁矿石报价,对企业采购是一个有利因素,国内钢铁企业会补充进口部分铁矿石。”罗冰生在近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透露。
中国钢企的出路在自己
“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以钢材价格为基数合理分配产业链利益,按照各自在技术上的投入以及风险的承担,加上供求条件的比例系数,确定公平的定价机制。”杨思明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钢铁原料市场高峰论坛上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多名钢铁界的大佬曾在不同场合有上述类似阐述,但至今仍未形成具体解决方案,况且三大矿商未必对此买账。
中国冶金矿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焦玉书认为,无论哪种定价模式,我们都要掌握话语权。“把国内矿搞上去,加大国外权益矿的比例。”他建议工信部或者发改委出台相关海外投资矿山的统筹规划文件。
此前,罗冰生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钢铁行业将进一步推进铁矿石保障机制。“未来将对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进行调整,重新确定进口铁矿石企业名单,同时全面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据悉,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已成立审查办公室,将对每一单进口铁矿石的流向进行审查,杜绝进口铁矿石流入落后产能企业,逐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钢铁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正在编制,加快行业联合重组、加快提高全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业内共同的心声。然而,兼并重组的难度显而易见。“重组就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弄不好常常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毕竟能经营下去的钢企谁也不愿意被重组。”张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