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近日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0-2011)上,来自政府、学界的多位经济学家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展开研讨,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建言献策。如何回收流动性、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把握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围绕这些热点问题,每位经济学家都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吴晓灵: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建议,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中国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
吴晓灵首先分析了2011年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她指出,国际形势方面,在美欧日银行系统恢复正常融资功能之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退出。因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商业银行融资的部分替代。从国内形势来看,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减缓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但也恶化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货币环境。“调结构,只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优胜劣汰,但是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的。”
她认为目前中国货币过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给予正视。2001-2005年M2的增速超过G D P加C PI的增速5.4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超过2.8个百分点,2008年-2010年3季度超过9个百分点,单纯说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例并不能太说明问题,货币供应量超过G D P和物价增速过多的话,确实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过去中国有一个商品化和资产商品化的过程,吸纳了一些超量发行的货币,2008年—2009年为了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样大量的货币投放,实际上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吴晓灵指出,过多的货币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催生了资产泡沫,必须加以管理。具体来说,按照最简单明了的货币供应的控制方法应该是M 2等于GDP的增量加CPI控制增量,放大1-2个百分点。
除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之外,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减少货币政策的被动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关于应对金融国际环境冲击的对策。吴晓灵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大对冲力度,减少国际游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第二,理顺要素价格,减少汇率压力。因为评价中国汇率到底是否低估,首先要看可交易商品价格的情况,但是中国存在着严重要素价格的扭曲。如果把要素价格理顺了,未必人民币低估。第三,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逼高市场利率,减低资产泡沫程度。中国准备金还有上调的余地,因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是付息的,而且中国银行制定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尺度覆盖银行的存款成本,不会从财务上对商业银行产生硬的冲击。
李稻葵:用政策组合缓解价格上涨压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国目前仍然是成本推动型的、结构型的通胀压力,而并非需求拉动型的通胀。他建议解决这个问题要在财政政策上下工夫。
在李稻葵看来,中国目前绝大多数部门生产能力仍然充足甚至过剩,和八十年代中和九十年代初物价上涨的机制完全不一样。因此,现在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路易斯拐点基本上来到,推动我国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和节能减碳要求提高,使得国内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此外,资金流动性充足也是一个辅助机制。
针对这种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李稻葵建议,政策应该是全方位的,主要在供给方下工夫,主要是财政政策下工夫。“多减一点税,针对某些部门多给一点补贴,让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农产品或者蔬菜增加供给,同时适当控制一点囤积、投资的行为,这样的话价格上涨就会有所缓解。”
李稻葵还指出,通过若干政策组合,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在采取财政政策措施的同时,适当地在坚持可控的、自主的基础之上,放大汇率波动的区间,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通过这个方式化解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李德水:以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为核心调控房地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调控房地产,应以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为核心。此外,对房地产的资金控制须把握好力度,不可用力过猛。
李德水说,短期要控制资金是对的,但是也要把握好力度,不可用力过猛,如果用力过猛,把房地产业资金链条突然崩断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宏观调控政策运用上我们有过不少这样的教训,一说要调控,什么手段都用上,全力以赴压下去,最后过了头又再回来,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要掌握好尺度,水平的高低就在分寸之间。”
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不仅是中期目标,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李德水指出,当务之急,应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同时并举,不应当全部市场化。中低收入的群体全部买商品房是不可能的,要两条腿走路,两个渠道,政府要承担一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又不能回到过去福利分房的老路上。
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的制度建设迫在眉睫,不然的话会给不法分子私心重的人钻了空子,使得该享受的人没有享受到。“从当前来看,公租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加快进度,看了各个省报来的数字,开工率90%,今年的计划国务院的安排,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是580万套,加上农村危房改造120万套,一共是700万套,规模相当大,开工率虽然是高了,但是真正投资下来有多少呢?”
李德水还表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社会夹心层住房需求重大的民生问题。第二,增加了供给,可以有效地遏制商品房的价格。第三,大规模建设可以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而且牵扯到的行业有55个,对全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辜胜阻:引导预期和治理通胀是当前宏观经济的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引导预期和治理通胀是当前宏观经济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政策组合与渐进式方法治理通胀,将存量中过多的流动性吸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才能避免流动性泛滥造成的灾难。
辜胜阻认为,当前货币超发、成本上升、国际市场输入、游资炒作、通胀预期、自然灾害这六把火烧热了我国通胀上升的通道。“17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打响了控通胀和稳物价保卫战,但是这种保卫战绝对是持久战,我们现在处于高成本的时代,高成本推动了通胀。”
他进一步表示,控通胀保卫战这场战斗绝对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要采用政策的组合和采取渐进式的方法,绝对不能用“西医疗法”,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压下来。另外要防恐慌,引导好通胀预期,还要防失衡,双管齐下和内外并举,再一个保弱势,用财政政策做好。
谈到对流动性的控制,辜胜阻表示,对流动性的控制,一方面要调整增量,另一方面要控制存量,此外,预期引导也很重要。他说,“流动性现在有些地方很多,有些地方,特别是实体经济严重缺钱,实体经济现在需要大量的流动性。”因此应将存量中过多的流动性吸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吸引到现代服务业上,这样才能够避免流动性泛滥造成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