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煤炭产量设置“天花板”,控制煤炭总量增速已成当务之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指出,应抓住当前煤炭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11月26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撰文表示,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将继续承担起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责任,但必须控制煤炭总量增速,而据此前透露,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天花板是37亿吨。
方君实表示,未来中国煤炭工业不能再走无节制增加煤炭产量的道路,要控制煤炭产量增速,提高能效,未来中国煤炭产量增长必须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煤炭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同时,保持适度规模的煤炭进口(2009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达1亿吨以上),既有利于煤炭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调节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他还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批跨地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当务之急。
“2002年,美国前20家煤炭公司的产煤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2%,其中前5位的大型煤炭公司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2%。煤炭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技术集成型和产出固定型等特点,较高的集中度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方君实表示,要抓住当前煤炭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再者,方君实指出,发电仍是煤炭转化利用的主要形式,新型煤化工大规模推广还须慎重。
据介绍,目前美国和欧洲的发电用煤比例分别约为90%、80%,澳大利亚发电用煤也超过煤炭消费量的85%。而中国发电用煤只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可以预见,电煤在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出现缓慢上升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煤炭生产地与消费地逆向分布,在发展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先进输电技术的研发进展情况和中心负荷地区的电力安全需要,统筹规划能源流向,科学确定电源点布局,加快劣质煤就地转化,实现输煤与输电平衡发展。”方君实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方君实表示,要推动制度创新,深化煤炭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煤炭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放开电煤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好国家关于煤矸石、煤层气发电上网,煤层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