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1月份,CPI已飙升至5.1%,大大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昨日,央行发布四季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11年以来最低。而明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的动力,国内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减
食品价格上涨是CPI超预期的主要因素。在国内CPI构成中,八大类产品权重食品占比最大,为33%,当中肉禽及其制品占6.93%,猪肉占3.03%,粮价占3.07%。今年下半年,这几大品种价格轮番上涨,成为CPI的主要推手。未来,食品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并形成持续性的通胀压力。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明年CPI同比涨幅将达到4.1%,农产品价格仍是明年影响中国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明年上半年或不对称加息2-3次。
上一轮猪肉价格暴涨发生在2007年5月,首次超过4年来鲜猪肉批发价的最高值14元/公斤,至2008年1月达到21.99元/公斤的历史最高。而按照猪肉34-36个月的自然周期规律计算,目前正好落于猪肉涨价的时间窗口。
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材接受境外媒体时曾采访表示,猪肉价格上一个周期是从2006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结束,而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就是新一个周期,预计2010年猪肉价格上涨20%。
根据经验判断,猪肉价格上涨15%对CPI贡献达1个百分点,如果猪肉涨幅超过20%将对整体物价水平和资本市场构成极大压力。2004年德隆、汉唐等横极一时的庄家,2007年券商关于大盘冲8000点、10000点的豪言,均在货币紧缩面前灰飞烟灭,而宏观调控背后多少有猪肉的身影。
上周五,全国出栏肉猪均价为13.4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12.52元/公斤,上涨7.1%。猪肉价格为21.38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9.69元/公斤,上涨8.6%。但环比来看,受稳定物价16条政策调控的影响,猪肉价格近1个月来是回落的。明年,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是饲料成本和猪病疫情两大因素。本周期货盘面上,豆粕连续两天强劲上涨,就表明对未来饲料成本的看涨预期。
再从影响CPI另一大因素粮食情况来看,国内粮食连续7年丰收,仍无法阻挡粮价上涨,说明决定粮食价格的因素已超出自身供求本身。今年玉米期货价格上涨24%,小麦涨19%,籼稻涨12%,涨幅较2009年明显扩大。尤其下半年受国际粮价上涨带动,直接拉升CPI从6月份的2.9%飙升的11月份的5.1%。这让一些持“丰收论”的专家预言落空,他们年初曾认为,今年物价是“中间高、两头低”的走势。
分析今年粮价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宽松货币环境下,今年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诱发涨价;另一方面,也是相对黄金、原油、住房价格,以及居民工资收入增长的比值修复。而明年这些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比如:现有农业水平下,连年丰收增加了明年进一步增产的难度;黄淮遭50年一遇秋旱,恐将影响明年夏粮产量;城镇化推进,沿海工业产能内陆转移,农民工工资提高,都会对未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品传导压力增加
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将在未来数月内逐步传导到CPI,影响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
工业品价格上涨体现在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最为直接:锡、橡胶等商品相继创出新高,原油重新逼近90美元/桶的位置,铁矿石、煤炭价格也维持高位运行。摩根大通被曝光囤积15亿美元现货铜,约17.79万吨,超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仓库库存铜的一半。昨日,国际铜价飙升至9210美元/吨,接连刷新历史纪录。
和粮食“丰收论”一样,年初也曾有学术专家抛出工业品“过剩论”的观点,认为庞大闲置产能将降低国内通胀的发生概率。当时,2009年12月份PPI刚刚由负转正,市场主要讨论的是经济二次探底的话题。但却忽视了特殊货币环境下的“三高”现象,即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的特殊现象,这非传统经济理论所能解释。5月份PPI飙升到7.1%,6-9月份经过短暂蛰伏,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又从10月份开始发动第二轮攻势,11月份PPI到6.1%。
大宗商品原料价格波动,首先影响工业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间关联向下游扩散,一直波及到最终消费品。一般来说,PPI向CPI传导中间存在半年到一年的时滞,因此明年春节前后和年中,涨价压力将会最大。(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