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知识读本》首发式上针对各地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而采用拉闸限电的做法时表示,采用行政命令式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不好,应该更市场化,更有弹性,“拉闸断电导致企业自己买柴油机发电,根本没有到达减排的目的。如果让他们花钱购买一些排放指标,交给市场调节可能效果会更好”,潘家华说。 对此,该套图书的出版方表示,希望借助“半强制性”的方式,在执掌地方经济民生发展的党政官员中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知识。
潘家华认为,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并不是“铁律”,不应该一刀切,所定的指标也“不一定合适”。
而刚刚自坎昆气候大会返国的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代表团顾问何建坤则介绍,中国很难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如果被要求在这之前达到峰值,中国将面对空前压力。而且,人均碳排放低一直是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一大优势,但现在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这就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GDP能源强度和碳强度”。
根据何建坤的介绍,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分歧,小岛屿国家和一些南美国家提出了更为急切的要求。例如将温升控制在1.5度内。这对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很不利,引发了一些争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