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显示,自12月26日起,央行除上调存贷款利率外,还上调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升0.52个百分点至3.85%;同时上调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两者均为两年来首次调整,传递出货币政策收紧的意图。
央行网站还显示,其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六个月期利率从3.24%升至3.75%;三个月期再贷款利率从3.06%升至3.55%,二十天期再贷款利率从2.79%升至3.25%。
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持有的贴现票据进行再贴现所规定的利率,表现为再贴现票据金额的一定折扣率。
目前,我国央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央行上次调整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是在2008年11月27日。当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与上次调整不同,此次上调两种利率,反映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意图。
银行人士表示,再贴现利率的提高,将提高金融机构票据融资成本,起到收缩信贷规模的作用;而再贷款利率提高,理论上也将提高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调控银行信贷的意图较为明显。
不过银行人士还表示,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作为央行利率工具的一部分,目前较少使用,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如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影响大。不同于中国央行,西方中央银行通常将再贴现利率作为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这与其发达的票据市场有关。
26日“三率齐动” 上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周文渊表示,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因此央行对银行的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较少运用,原因在于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需求不大,除非出现流动性危机。此次央行上调这两项利率,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小,由于传导链条不畅通,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基本上不会带来明显冲击,尽管会对市场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债券市场方面,近来市场收益率上行主要是基于央行加息和短期银行资金面紧张造成的,短期来看,债券市场的疲软难以改变。
胡晓炼:继续运用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管理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12月27日在央行官网发表文章称,未来将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价格和数量工具,加强工具使用的有效组合。
政策影响:
信贷规模资金面双趋紧 票据资产压缩推涨转贴利率
面对信贷规模和市场资金面双双趋紧,商业银行大量压缩票据资产,转贴利率亦一路狂飙接近同期限贷款利率水平。市场人士预计,紧缩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货币政策实质上已发生转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将逐渐向紧张过渡,票据市场利率可能仍将上行,年底或将达到高位;不过随着12月份财政存款的大量释放,其上行空间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