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上,董事长朱继民宣布,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这座有91年历史的钢城光荣退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仪式并颁发“功勋首钢”纪念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仪式并讲话。
去年12月20日全面停产
据了解,首钢石景山厂区第二炼钢厂是最后停止生产的。2010年12月19日21时46分,第二炼钢厂炼完了最后一炉钢,累计产量8000万吨,完成了历史使命。次日,最后一炉钢材轧出,至此首钢全面停产。
大规模工业迁移史无前例
1994年,首钢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之首。随着北京城市扩张,首钢的位置已从当年的“北京西郊”变成北京城区,污染问题也越来越被外界关注,首都的地域和环境容量限制了首钢的发展。
2005年2月,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
将一个年产800多万吨的钢铁企业整体停产,需要安置分流职工6.47万余名,规模大、难度高、工作繁重复杂,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60年代以来我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工业迁移。
炼铁三高炉将建钢铁博物馆
停产仪式结束后,刘淇、张德江来到已经熄火的首钢炼铁三高炉,亲切看望慰问了一线职工,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个20层楼高的庞然大物,不久后将变为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博物馆。
“人们不会因为首钢搬迁失去对这座钢城的记忆,一些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永久保留。”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说。
“十里钢城”旧址将建座新城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已通过《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十里钢城”旧址上将建设一座新城,定位为“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
不久的将来,首钢旧厂房将变身中国动漫游戏城,石景山下建设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卢沟桥畔崛起现代化物流基地。
■ 探访
冬日的首钢不再铁水奔流
冬日的首钢,分外寂静。没有机器轰鸣,没有铁水奔流,也没有了浓烟滚滚。
群明湖
昔日热腾腾湖水结坚冰
昨日上午,首钢举行停产仪式,这意味首钢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
在最后停产的“二炼钢”厂房里,除了几个留守看护的职工,厂区几无人迹。
而当记者经过首钢景区之一群明湖时,发现这一片湖水已结冰了。群明湖湖水是炼钢用的冷却水,即使在数九严寒也热气腾腾,在首钢停产后,没有了钢铁冶炼的热量,这片湖水结成了坚冰。
三号高炉
首钢停产职工心情复杂
昨晚7时许,往日熙熙攘攘的首钢大院里,已经人烟稀少,不过,首钢的三号高炉,职工宿舍和第二食堂等仍然亮着灯光。
“说停产,真的停产了!”昨晚,三号高炉的监控室有两名工作人员值班,一名40岁左右的工作人员坐在电脑旁,会不时站起来看看室外的高炉。高炉旁挂着昨日停产仪式上的条幅“奉献社会 兑现承诺 科学发展 开创伟业”。当时,有许多职工到此照相留念。
该工作人员称,三号高炉已于去年12月17日停产,但是,他们仍需值班,看管物品。
这名工作人员说,他21岁来到首钢工作,如今是初级工人。他家是房山的,多年来,到首钢上班的交通工具也换了三种:骑了10年自行车,驾驶了6年摩托车,后又开上轿车。他和首钢已有很深的感情。2005年起,他们就知道首钢要停产。但是,他心里仍然抱有“首钢不能全停”的想法。
“如今真的全停,我心里还接受不了。”该工作人员神情无奈地说,昨日首钢的关停仪式,让他心情很复杂。现在,工人可到迁钢和曹妃甸工作,也可买断和转岗。因他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4岁的孩子,他不想到外地工作,现在他的工作还无具体着落。
职工宿舍
只有少数房间亮着灯
往日,住着几千人的职工宿舍,昨晚,只有少数房间还亮着灯。
在该宿舍居住的工人常先生说,一个月前,该宿舍就有人搬离,现在外协工(指进厂时和劳务公司签协议,劳务公司再和首钢签协议的临时工)全部搬离,留下的都是等待安排工作的正式工。
宿舍门口小商店店主伏先生说,他在这做买卖有7年了,一个月前,他每天能卖2000多元,现在每天也就是100多元,卖的都是烟酒。“是离别的工人话别用的。”
第二食堂
职工在消费卡里剩余的钱
昨晚,首钢大院的第二食堂,还有几人在吃饭。他们中的过先生说,他是食堂的一名经营者,一个月前,每天能卖3000元,现在也就是几百块钱。首钢的工人走了很多,到这里来消费的,都是想把卡里的钱用完。
因为首钢大院还有一些留守人员,所以他还得继续经营下去。但是,随着首钢3月开始“大拆大建”,他到时也不得不关门。他对首钢也很留恋。
■ 安置
2.2万职工今年3月安置完
设11项分流安置渠道;首批91职工已赴京唐钢铁厂工作
石景山钢厂停产,涉及2.2万名职工安置。昨日,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表示,对于搬迁调整中需分流安置的6.47万名职工,我们一定负责到底,保证把每一名职工安置好。
首钢集团在去年11月17日就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首钢北京钢铁主流程停产职工分流安置方案》。这一方案耗时近两年讨论形成,包括11项分流安置渠道。这是一场职工与相关企业、职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职工选择想去的企业和岗位,企业也在选择合适的职工。”首钢相关人士说。
首钢劳动工资部部长闫永志介绍,大部分职工将被派到首钢顺义冷轧厂、首钢河北迁安厂区以及曹妃甸新建设的京唐钢铁厂;年龄较大、身体条件不允许和家庭有困难的职工,自主选择退休或提前退休,领取补助和退休金。
今年1月11日,首批91名职工已赴京唐钢铁厂工作;至今年3月,首钢将全面完成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 链接
11项安置举措
1.构建集团总部管理架构,相应调整设置专业管理部门和研发部门,安置部分人员;
2.尽全力转移安置北京钢铁主流程坚持钢铁生产的骨干职工,到首钢京唐、迁钢、首秦、顺义冷轧等新项目工作;
3.保留在京不受搬迁影响的生产线,安置部分职工转岗继续工作;
4.利用北京新产业项目和首钢工业区土地开发安置职工;
5.组建技术咨询机构,安排部分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
6.组建设备拆迁队伍,安置部分修理及相关岗位人员;
7.组织留守护厂,安置部分大龄体弱或家庭困难人员;
8.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退休;
9.按职工意愿办理内退或离岗待退;
10.对未选择上述渠道分流的职工,可安排居家待岗,待岗期间待遇执行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
11.职工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企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 访谈
“我愿意支援外地钢厂”
“令人骄傲的历史,让人自豪的未来。”昨日,在会场的门口竖起了巨大的留言板,在首钢工作30余年的老工人、首钢第二炼钢厂炼钢作业区间党委书记屠学信留下了这样的字迹。
54岁的屠学信1975年入厂,首钢第一炼钢厂、第三炼钢厂都曾留下他工作的身影,但最后停产的第二炼钢厂(下称“二炼钢”)是他投入最多汗水和感情的地方———他有22年都是在这里度过。
按规定,屠学信今年就可退休,但他表示还想再干几年。“离开二炼钢后,具体到哪个钢厂听组织安排,但我愿意支援外地。”屠学信口中的钢厂,都是首都以外的迁钢、京唐钢铁、首秦公司。
据他介绍,“二炼钢”原有员工1500多人,经过这两年的精简,停产前也有1300多人。“其中大约有50%左右志愿支援北京以外的钢厂。”他说。
支援外地,说起来只有四个字,而对于做出这种选择的员工来说,却意味着一周甚至两三周才能抽空回一趟北京的家。“每个家庭的困难不尽相同,相同的一点是大家都从大局着想。”
部分家庭是双职工或有特殊困难的员工选择了留在北京,首钢为他们安排了护厂、拆迁或加入新基地的工作。“我们对于留下的同志都要进行学习培训,总有一个适应过程。”
曾经被评为全国劳模的屠学信这样说:“不管到哪一个岗位上,都要发扬首钢人‘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精神,在哪里都要把工作做好。”
首钢大事记
★1919年9月
国民政府批准“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此为首钢前身。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座炼铁炉。
★1958年
第一座氧气侧吹转炉诞生,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
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投产,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1979年
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4年
首钢的钢产量达824万吨,名列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2月
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
★2005年6月30日
首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炉准时停产。
★2006年5月9日
世界上炉龄寿命最长的首钢二号焦炉停产。
★2008年
压产400万吨,4号高炉和第三炼钢厂停产。
★2010年12月20日
最后一炉钢材轧出,至此,首钢全面停产。
★2010年
首钢钢产量达3154万吨,销售收入2200亿元,资产总额增加到3090亿元。
★2011年1月13日
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举行,北京市委书记刘淇颁发“功勋首钢”纪念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