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30日晚间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该增速符合市场预期,同时也打消了市场对于货币供应量可能进一步紧缩的担忧。此前,有研究机构推算,M2增长16%,对应的新增信贷规模约为7万亿元。
《报告》强调,下一阶段,央行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指出,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同时,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在满足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
《报告》认为,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不断提高,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为此,在宏观调控中需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除人民币贷款外,社会融资中还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筹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央行强调,银行信贷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态应对,转向适度的增长。《报告》要求,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按照“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密切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量和增量的变化情况,加强信贷风险预警提示。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此外,按照中央关于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央行将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报告》解释称,这一措施基于银行信贷增长偏离国民经济所需适度水平的程度,同时考虑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和稳健性状况,重在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是一种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有弹性的机制,有利于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