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严打”!
2008年12月1日,省政府推出矿业改革举措,探矿权须以招拍挂的公开竞争、有偿取得方式获得,探矿权、采矿权场外交易一律作废。
2009年一年,查处无证采矿2185起,核减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了9.3%;查处非法转让采矿权42起。
2010年,对镇雄县高岩煤矿等22个重点矿区违规违法勘查开采现象开展全面核查,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74件,结案74件。
近期,我省探出3个超大矿床,改变了全国的矿产储量格局。面对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开采企业们是否会一拥而上的疯狂“掠夺”?政府部门又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相较从前的无序开采、以采代探等小打小闹的开发,现在的云南矿业,是怎样的状况?
动刀:探矿权不再是免费午餐
矿产资源富集,使云南多年来一直是矿产投资的主战场。2008年12月1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省政府推出矿业改革举措,探矿权的取得不再免费,探矿权必须以招拍挂的公开竞争、有偿取得方式获得,探矿权、采矿权场外交易一律作废。
在探矿权有偿出让的举措出台前,一些地方采取“小矿小批”、探矿权“申请在先”的审批方式,矿产开发一哄而上,而分散开发的民间资本力量缺乏技术,使得投资“虚热”,出现资源无序、低水平开采、浪费和“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等“小打小闹”开发形式,矿业开发秩序小、散、乱。
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作支撑,探矿权的“资金暗战”不断,擅自转让矿权、炒矿权、倒卖矿权在地下偷偷进行,至于开矿对环境的影响,似乎投资商没有想得更多,采矿区满目疮痍的景象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2008年中央巡视组检查督查云南矿业开发秩序前三年清理整顿结果时,向省政府反馈,矿业权整合取得成功经验,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无证探采、私下转让矿权行为。按照反馈意见,云南新一轮矿业开发秩序整顿拉开序幕。
重拳:注销455个违规探矿权
面对整顿和暂停探矿权审批措施,规模小、实力弱的商业资本投入者坐不住了,矿山停止炒作,无疑影响了他们投入股本的分红,私自场外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撞在“枪口上”。
接下来,一系列改革措施规范着矿业开发的秩序:对省内现有的8000多个矿山企业和3500多个探矿权进行清理核查,对存在问题的进行限期整改;云南矿业交易中心在省国土厅挂牌,过去无偿取得的矿业权,在转让和延续登记审批时要收取矿业权价款,逐步解决矿业权有偿和无偿取得“双轨制”并存的问题……
我省从2009年开始,探矿权实行总量控制,有计划投放,禁止和限制将矿业权进行分割转让,打击和控制炒作矿业。
系列重拳下,我省建立起矿权退出机制,至2009年8月,向社会公告注销了455个不符合保留条件的探矿权,全省探矿权总数由原来的3756个下降为3301个,探矿权总数下降了11.88%。同时,通过探矿权协议出让等历史遗留件清理,退件项目174个。2009年一年,查处无证采矿2185起,核减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了9.3%;查处非法转让采矿权42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投资者还以为云南在排外,四处投诉政府把开矿资金乱投放,在整顿后的实效面前,这些无技术力量的游兵散资自觉地退出了市场。
新政:“24字”解决探采“小散乱”
矿业新政有效扭转了探矿权无偿取得、圈而不探,炒作矿权等行为。省政府及时把新政成效加以固化,修订多部法规,规定矿业权“规划控制、计划投放、市场配置、责权统一、合同管理、安全生产”。
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有整合矿产资源的力度不足以动到根本,矿政管理的24字新机制是对症下药倒逼出来的。旨在解决探采矿‘小、散、乱’问题。”新政在矿权出让收入分配中,给州市和项目区以更多更大的权利和利益。
为严防矿权出让的“权力寻租”,省国土厅就《关于妥善处理探矿权采矿权有关问题的通知》举行听证会,就矿权处置、资源整合中的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延续等问题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听证代表就矿权炒作叫停、矿业权处置应建立相关仲裁协调机制,探矿权门槛等焦点问题畅所欲言。省厅明确,对默许、纵容矿产违法行为或者阻碍查处,明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渎职侵权责任。
长效:找矿统一整装勘查
去年,我省展开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省国土厅成立专家委员会,整合勘查区内的资金、矿权,整合优势企业等,进行跨专业、多学科联合勘查、联合攻坚,对优选出来的重点勘查区,都作为一个整装勘查区。
整装勘查机制的启动,其亮点还在建立健全找矿激励机制,对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省政府将给予奖励;整合矿权完成较好地区,优先考虑安排地勘基金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及矿产资源保护项目;整合成效明显地区,矿业权投放数量给予倾斜;未通过整合验收地区,调减其新设矿业权投放数量计划指标;让公益性勘查和商业性勘查彻底分开;理顺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关系。
2010年,对国土资源部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我省镇雄县高岩煤矿等22个重点矿区违规违法勘查开采现象开展全面核查。立案查处了矿产违法案件74件,结案74件,结案率100%,今年初,矿业权出让一级市场进入新投入运行的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规范矿业权转让二级市场,杜绝场外交易。规范后的云南矿业市场,“石头”探采将不再“疯狂”。
■新闻背景
3个超大矿床 改变全国格局
2008年5月,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昆签署《开展云南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合作协议书》,云南成为去年国土资源部在21个省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行动的试点省之一。近日,省政府地质找矿会上透露,我省新发现3个超大型矿床与5个大型矿床,找矿行动初战告捷。新形成香格里拉县铜矿勘查开发、鹤庆县金矿开发、麻栗坡县钨矿开发等一批矿业开发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云南省、甚至可以说是全国的矿产资源分布格局。
在对3个超大型矿床的评价中,探明香格里拉县普朗超大型铜矿资源量650万吨,让云南铜资源总量赶超江西,位居全国第二;探明鹤庆县北衙超大型金矿黄金资源量127吨,金资源量位居西南第一,同时,估算共生铁矿石5000万吨,共伴生银3000吨,铜金属量20万吨;探明云南麻栗坡县南秧田超大型钨矿也已初步控制的钨资源量大于30万吨,为超大型矿床规模,成为重要的钨锡成矿有利地区。
另外,此次矿产勘查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矿信息和找矿成果:镇俊至威信煤田勘查区估算煤碳资源量52.7亿吨;个旧地区力争锡、铅锌有较大突破;祥云至宾川勘查区新增金、铜、钼等资源;昆明至华宁聚磷盆地深部勘查区新增磷矿石9396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磷矿等等。
“十一五”期间,我省投入地质找矿资金58亿元,累计探获资源量分别为:煤44.5亿吨、铁矿石2亿吨、铜306万吨、铅锌611万吨、锡35万吨、金127吨、锰811万吨、钨18万吨、铝土矿4000万吨,初步形成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矿产开发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不破坏环境的,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也是云南找矿计划的新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莫宣学
我们鼓励企业自己出资勘查,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勘查项目,省政府将从专项基金当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扶助。
——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
——陈毓川(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省政府抓找矿突破的工作,现在看来成果有效。在很短的时间里探明一批矿产资源量,云南无疑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探采开发基地。
“越找信心越足!”陈毓川说,云南作为矿业大省,已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找矿成果,下一步,要注意找矿环节的衔接,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在投入、人力方面,都要形成最佳的结构,使勘探建立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技术上达到最佳效果。
科学理论支撑才能找出好矿
——裴荣富(中科院院士)
裴荣富表示,云南近年来在探矿权管理上有得力措施,采取鼓励公益性探矿,找好矿大矿的做法,有序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详细严格审查“两权”受让人资格,矿业权市场整顿和资源整合没有成为一句口号,而是取得了看得见的实效。“没有科学理论的运用,进行产学研用的四结合,找矿是一事无成、寸步难行的。”裴荣富说,国家地质找矿行动就是要运用最科学的理论支撑,找好矿、富矿,改变国内找矿找出60%贫矿的状况,解决好发展中富矿资源依赖进口的问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地质人才培养是关键
——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裕生认为,地质人才培养对整个地质找矿的技术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改革地质教育体制,解决一些制约因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西部地质人才培养问题,翟院士认为,云南一方面要靠本地的院校和研究单位来培养,一方面要引智,吸收知名学校优秀人才,并加大培养让他们真正爱上云南,做到引进来还要留得住。
开矿可以不破坏环境
——莫宣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于矿产的开发是否会对生态构成威胁?莫宣学肯定地说,矿产开发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不破坏环境的,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也是云南找矿计划的新特点。但是关键在于,开发方在实际中是否能够做到对生态的保护与恢复,毕竟保护生态是需要花钱的,须明确开发与环保并重的思想,比如,麻栗坡在整合矿权过程中,就要求开发方把矿产开发后留下的尾沙坝子做好,否则无法获得矿权整合。
加大力度勘探稀缺矿产
——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找矿行动的开展,云南一些非金属矿产也可能在全国处于较为突出的地位。例如,云南的铅锌矿在全国就具有绝对优势,钢、铁等大宗基本矿产云南原来就具有相当的积存,矿产总量依旧可观。钢铁在日常生活的使用随处可见,而随着铁路基本建设和运能运力的提升建设,钢铁在这一领域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云南在找矿中,还应当注意加大对稀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争取发现一些在全国层面都有影响力的稀缺矿产资源。
综合开发 减少尾矿
——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表示,针对中国共生矿比较多的特点,要求矿产探采须做到充分综合利用,不要单一开发,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要用技术使尾矿尽可能减少。他说,矿也有开尽的时候,任何一个矿山都要做好准备,多种经营。云南找矿行动要有利于老旧矿山恢复青春,而深加工也是增强矿产品附加值的重点,因此,要靠技术升级,实现云南矿产可持续发展,并在开矿中要给老百姓受惠,比如提供就业机会、完善公共设施等这样的惠民工程。
高起点规划方案奠定成功
——丁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调查中心主任)
作为云南找矿行动的部省合作机制,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是具体执行单位,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找矿方面的局省合作协议。
丁俊说,这种机制在高起点制定规划方案、落实项目资金、技术支撑、重大问题学术交流上将为云南产生重要作用。
丁俊指出,去年,云南省投入地质找矿资金中,国家投入的资金仅占14%左右,却大幅度拉动了商业性地质勘查的投入,商业性投入积极性高涨。在经过院士专家深入研讨后,将丰富云南省找矿行动的战略性“顶层设计”,全力推进整装勘查区工作。
矿产开发不能亏待企业
——李文昌(省地质调查局局长)
现在,云南地质勘查过程中,矿权整合是一个难点。李文昌说,政府引导是关键,同时要充分关注各企业权益。要坚持以实现找出资源,规模开发为目标,绝对不以剥夺企业的权益为目的,要落实对开发主体、勘查主体的优惠政策,利用百名专家队伍的专业力量对矿产企业给予免费的技术指导,在企业更为关心的权益分配问题上,要让企业不再有后顾之忧。“我们鼓励企业自己出资勘查,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勘查项目,省政府将从专项基金当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扶助。”李文昌说,云南的成矿条件很好,潜力也很大。现在,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只有潜力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云南新发现的一些矿产资源,国内很多专家都表示很惊喜,对云南的勘查能力表示肯定。下一步,云南将加大深部找矿能力的提升,实现找矿的更大突破。
|